[实用新型]多缸管坯一次成型机无效
| 申请号: | 89214143.3 | 申请日: | 1989-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5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铁柱 |
| 主分类号: | B28B21/52 | 分类号: | B28B21/52;B28B3/22 |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阎蕊香 |
| 地址: | 山西省昔阳***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缸管 一次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成型机械,具体涉及用螺旋压力压制瓷缸管坯的机械。
在现有技术中,压制瓷缸管坯的机械多属单管卧式压制方式,且所压出的管坯为无接口的直管,其缸管接口还需要人工进行二次镶接加工,这样,不仅其生产效率特低,耗能量大,而且所生产的缸管质量低,破损率高,接口不标准,内压承受力小(约1.8Kg/cm2)。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使多根缸管坯同时一次性压制成型的机械,利用它可以大大提高制缸管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其接口标准,合格率达99%,碎损率低,缸管内压可承受2.5-4Kg/cm2。
本实用新型是由电机作动力,驱动螺旋推进器,将泥料挤入数个不同口径的缸管模具中成型,该模具包括平模、立模、整边模和顶模,利用它们可制出完好的带有接口的缸管,并将口径不同的管套在一起烧结,能节约能源,提高绕结率。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附图1为主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缸管平模法兰盘示意图。
附图3为平模、平模内外模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缸管立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缸管接口整边模示意图。
附图6为顶模结构示意图。
从主机结构(图1)中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电机(1)、钢柱支架(2)、圆桶泥缸(4)、螺旋推进器(3)、升降台(10)升降架(17)及成套模具:平模(7)、立模(8)、整边模(14)和顶模(16)。该支架(2)是由四根钢柱固定于地面组成,泥缸(4)被固定悬吊于支架,且缸内安装有螺旋推进器(3),推进器的主轴通过滑动轴承固定于支架横梁,并由动力电机(1)驱动转动,为使泥缸底部的泥料压力增大并加快输送,该螺旋推进器的末端螺旋为六头螺旋(5),上端螺旋为双头螺旋(6);泥缸(4)底部安装有多根缸管的平模(7)和立模(8),该平模的外模被分布在法兰盘(见图2)上,为数个孔径大小不同的圆孔a、b1、b2、c1、c2、d1、d2和d3等),各平模圆孔上固定安装有十字叉形外模架(11),外模架中央固定悬吊安装有平模内模架(12)、该内模架(12)呈圆锥体、其底端为平模内模(见图3);该立模(8)为带有接口的缸管模具(见图4),也分内模(20)和外模(21),其数量与口径尺寸与法兰盘上的平模孔相匹配,且被置于立模托板(9)上,由立模外架(19)固定,升降台(10)支承与平模相吻合,为确保该立模与平模吻合后不错位,在它们的内、外模接合外(18)设有斜面为45°和止口,且内、外模的止口斜面方向相反;整边模(14)是用于修整立模脱离平模后的缸管接口边沿的,为操作方便,将其悬吊于有滑行轨(13)的支架上,它由与立模缸管接口口径相匹配的凸椽环(22)固定于圆盘构成;该顶模(16)是用于脱立模外模(21)的,由与立模缸管口径相匹配的圆柱(23)固定于圆盘构成,被置于装卸立模(8)用的升降架(17)的滑行轨(15)下;升降架(17)的滑行轨为双轨,夹于立模(8)两旁并勾挂于立模的外模架,其升降与升降台(10)的升降方式相同,均由支杆上的齿条齿轮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程序是:将立模(8)与平模(7)吻合安装好,由升降台(10)支承稳固,电机驱动螺旋推进器(3),将泥缸中的泥料沿平模内模架圆锥面挤入立模使缸管成型;降下升降台(10),将整边模(14)沿滑行轨(13)推至立模(8)上方,依靠升降台向上顶力和泥缸向下的重力,压制整修缸管接口边沿;最后再次降下升降台,立模沿升降架(17)的双道滑行轨(15)被推至顶模(16)的上方,卸去立模托板(9),下降升降架(17)即可脱去立模外模(21)。重复上述程序,即可压制出成批口径不同的缸管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铁柱,未经王铁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41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