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轮驱动式多功能童车无效
| 申请号: | 89213026.1 | 申请日: | 1989-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81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庆元 |
| 主分类号: | B62K9/00 | 分类号: | B62K9/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小红 |
| 地址: | 630060 四川省重***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后轮 驱动 多功能 童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后轮驱动式,可实现三轮和二轮的互换,并具有多种功能的童车。
现有技术中的后轮驱动式两轮童车,在后轮两侧装有两个小副轮,使儿童在骑的过程中不致于翻倒。但这种两轮童车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
1.由于两副轮较后轮高出地面,使无论是左副轮落地或是右副轮落地,童车的重心都会向某一边倾斜,使骑者产生恐慌。
2.由于副轮与后轮的轮距较窄,通常不超过20cm,因而初学者骑时还是容易翻车。
3.即使两副轮与后轮能落地在一个平面上,但只要路面稍有不平,车就容易受阻无法前进,因为只要有一副轮落到较高处,后轮就会悬空,使驱动轮无法驱动车行进。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二轮和三轮互变童车如CN87209376所公开的那样,可以通过后轮位置的变换而实现二轮和三轮童车的互变,但该技术仍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由于是前轮驱动,使转向不灵活,转向时骑者一只足在前轮里,一只足在前轮外面,使人觉得别扭而且由于掌握重心位置与后轮驱动的车不一样,使骑者到了骑正规两轮车——后轮驱动,由链条传动的两轮车时,还须重新学。
2.由于是前轮驱动,当下坡时,骑者的脚必须脱离足踏悬空。
3.三轮变两轮时,须取下一后轮,将另一后轮的位置改变,再在原后轮的位置上加上两副轮配件,这样的结构变换起来比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平稳安全,转向灵活,由后轮驱动链条传动,二轮和三轮可互变的童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加在上述童车上的座椅,使童车具有推、骑、坐、躺等多种功能,以适应不同年龄儿童乘坐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轮驱动式多功能童车,其特征是其后轮轴皮(21)上增加左、右两个小链轮(6、7),通过小链条(8、9)与副轮轴(14、15)一端上的小链轮(10、11)联接,副轮轴上穿有副轮支架(16、17),副轮支架被固定在后轮轴(20)和后叉上,这样,当转动大链轮(1)时,就可以使中链轮(4),后轮(3),小链轮(6、7、10、11)及副轮(12、13)跟着转动。通过选用副轮支架(16、17)上的定位孔,可改变副轮(12、13)的高低位置,便可实现三轮与带副轮的两轮童车的互变,去掉副轮,则变成了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由底板(29),软垫(34),靠背(35),扶手(30),踏足(31)等组成。扶手(30)和踏足(31)固定在底板(29)上,底板和靠背(35)由铰链连接。靠背的活动由定位销(28)和定位卡调节,以确定椅子的坐、躺、睡的位置。座椅与推把(23),连杆(24)相连,连杆的另一端与童车的车把相连,推动推把,可使童车行进,并可通过连杆使车转向。座椅通过其底板(29)和两根“W”形支撑架(25)与童车的车座(22)固定,不需座椅时,将其卸下即可。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二、三轮童车互变简捷方便。
2.本实用新型集多种用途于一车,既可作婴幼儿的推车,又可作自行童车;既是三轮车,又可成为带副轮和不带副轮的自行童车,节省了购买多种童车的费用。
3.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从婴幼儿开始到十岁左右儿童对不同童车的需要,延长了对童车的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童车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童车后轮结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童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对该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庆元,未经杨庆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3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打字机工作台
- 下一篇:铁路道口自动放杆报警红外监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