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电动卷扬机无效
| 申请号: | 89212307.9 | 申请日: | 1989-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4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龚德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德敏 |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湖南省澧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电动 卷扬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机械卷扬机(绞车)。
现有的卷扬机分电动、手摇两大类,电动转扬机一般由电动机、电磁刹、减速机、钢绳滚筒、底盘等五大部分组成,这种组成方式装配的卷扬机虽然在结构上,各大部件配置明朗,拆卸装配简单,但是存在整机尺寸和重量大,材料、空间利用率不够,产品造价比较高。也有一种卷扬机的减速机构直接设置在钢绳滚筒和支架的基础上(如非标制造的简易卷扬机、手摇卷扬机),材料上互相利用,这样虽然不必另购整台的标准减速机,减少了某些中间的结构环节,节省了制造成本,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程度,但却存在着整机尺寸大,变速部分设置不够完善,维修装配不便,加上齿轮传动部分裸露在外,无封闭、油浸润滑条件,杂物容易介人,导致传动齿轮磨损严重,运行噪音大,影响整机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在钢绳滚筒端部的壁板上设有减速装置的卷扬机,其卷扬机主轴即为减速输入主动轴,输出机构的动轮系直接以钢绳滚筒端部壁板为基础,输入给动轮系的固定轮系直接以主支架为固定基础,并在钢绳滚筒端部用罩壳将减速传动装置密封,以保证齿轮传动可靠和提供油浸润滑条件,既改善了单一笨重的减速机结构环节,又解决了后一种卷扬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将电动机〔1〕、电磁刹〔2〕、钢绳滚筒〔3〕、底盘〔4〕布置成一直体式整体结构,见图1、图2,卷扬机的减速装置设置在钢绳滚筒〔3〕的端部,将罩壳〔5〕用紧固件〔6〕与之连接,连接之间采用纸质垫圈,形成密封的减速箱体,在箱体内部设置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装置,其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装置的定轮〔7〕用紧固件〔8〕连接在定轮座盘〔9〕上。定轮座盘〔9〕用紧固件〔10〕连接在主支架〔11〕上。主支架〔11〕上设有一螺孔〔12〕,便于安装溢气螺母和拆卸用的顶推螺杆,主支架〔11〕、支架〔13〕分别设置有吊环〔14〕,并与电动机〔1〕、电磁刹〔2〕的机脚分别用紧固件〔15〕连接在底盘〔4〕上,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装置的动轮〔16〕安装在偏心套〔17〕的滚动轴承〔18〕上。动轮〔16〕边缘部分均布有圆孔〔19〕、即圆柱销孔,圆柱销〔20〕同样等均分布固定在钢绳滚筒〔3〕端部的主壁板〔21〕上,偏心套〔17〕两边装有平衡垫圈〔22〕,运转时起转动重心平衡和滚动轴承〔18〕与滚动轴承〔23〕、〔24〕之间的间隔作用,平衡垫圈〔22〕用销〔25〕固定在偏心套〔17〕上,使之同步转动。偏心套〔17〕与主轴〔26〕用键〔27〕固定,主轴〔26〕与支架〔13〕、钢绳滚筒〔3〕、定轮座盘〔9〕的圆筒〔28〕之间分别装有滚动轴承〔29〕、〔30〕、〔23〕、〔24〕、〔31〕。为保证罩壳〔5〕箱体内的密封,在罩壳〔5〕与定轮座盘〔9〕的圆筒〔28〕转动接触处的一端和钢绳滚筒〔3〕一端内设有防漏油密封圈〔32〕,加油孔根据设备、工艺情况设置在主壁板〔21〕或罩壳〔5〕上。
当电动机〔1〕驱动,由联轴器〔33〕传递给主轴〔26〕,偏心套〔17〕随之转动,使动轮〔16〕的轮齿〔34〕与定轮〔7〕的轮齿〔35〕开始啮合运行,偏心套〔17〕随主轴〔26〕转动一圈,动轮〔16〕沿着定轮〔7〕也随之啮合一圈,但定轮〔7〕的轮齿〔35〕的齿数总是大于动轮〔16〕的轮齿〔34〕的齿数。这样根据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原理,齿数差越大,传动比越小,齿数差越小,传动比越大。齿数差的大小则根据卷扬机的传动比要求而确定。
在需要获得更大的传动比,而钢绳滚筒〔3〕的端面径向尺寸有限情况下,则采用双内啮合行星齿轮减速装置,见图3,双内啮合动轮〔36〕有两组不同齿数的齿轮,大齿轮〔37〕、小齿轮〔38〕两实为一整体,大齿轮〔37〕与内齿轮〔39〕相啮合,内齿轮〔39〕用紧固件〔40〕连接在钢绳滚筒〔3〕的主壁板〔21〕上,小齿轮〔38〕与定轮内齿轮〔41〕相啮合,定轮内齿轮〔41〕用紧固件〔42〕连接在定轮座盘〔9〕上。根据双内啮合行星齿轮减速原理,则达到一个更大的传动比减速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德敏,未经龚德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23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