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式多用耕整机无效
| 申请号: | 89212227.7 | 申请日: | 1989-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6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书;刘国新;王胜林;蔡介夫;纪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B73/00 | 分类号: | A01B73/00;A01B69/00 |
| 代理公司: | 益阳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宗福 |
| 地址: | 湖南省益***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整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耕作机械。
目前,各类农田耕整机的共同特点是三点支承,独轮驱动,乘座式操作。现有这些耕整机的主要弊病是:重心高,支承平衡盘磨垡坯,前后机架为一刚性整体,有的耕整机,如专利申请号为88212472.2的机耕犁虽然解决了支承盘磨垡坯问题,但重心仍然偏高。这些耕整机只用于农田耕作,且不能割禾,更无法用于农田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盘式多用耕整机,使其能进行犁、耙、割、运输等多项作业,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原有耕整机的基础上,将其机架新设计成铰接型结构,方向机构设计成齿轮传动型,铁轮设计成可拆装,并能换成胶轮,机后挂拖斗,构成农田运输工具。
按本技术方案制作出来的耕整机,除保持了原有耕整机的优点以外,并克服了弱点。铰接型机架结构使整个机体分成两节,前后可相对摆动方向,用齿轮型的方向机构,即可用方向盘操作,类似驾驶汽车,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盘式多用耕整机犁田时的左视示意图。
图2 图1的俯视图。
图3 盘式多用耕整机铰接机构主视示意图。
图4 图3的俯视图。
实施例: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案进一步予以详细说明。本耕整机同样由驱动系统、机架、平衡装置〔10〕、作业机具和方向机构组成,如图1所示的铰接机构〔1〕设计成如图3所示的铰接型结构,包括前梁〔7〕、主梁〔8〕、铰接体〔11〕、牵引销轴〔12〕滚珠轴承座〔13〕等部件,用牵引销轴〔12〕把与铰接体〔11〕刚性连接的前梁〔7〕和主梁〔8〕铰接连成一整体,主梁〔8〕的连接端设计有滚珠轴承座〔13〕,并安装滚珠轴承,这样前后梁在方向机构的作用下即可相对摆动方向。其方向机构包括方向盘〔2〕、齿轮盒〔17〕、主动齿轮〔21〕、中间齿轮〔15〕、传动齿轮〔14〕、方向轴〔18〕及其套管座〔19〕等部件,其主动齿轮〔21〕固定于方向轴〔18〕的下端,本实施例用销轴〔20〕固定,中间齿轮由销轴〔16〕支承于齿轮盒〔17〕上,传动齿轮〔14〕用沉头螺钉〔24〕固定在铰接体〔11〕上,三个齿轮依次啮合,实现了由方向盘操作方向。其套管座固定在齿轮盒上。
本耕整机的动力〔3〕安装在铰接机构上板的滑道上,它可沿滑道前后滑动,以便调整皮带的松紧。由于采用这种铰接型结构,改变了原有耕整机的动力安装在铁轮前方的布局,动力移到了铁轮的后下方,这样降低了动力的安装高度,较原有耕整机下降了300毫米左右,从而降低了整个机体重心,提高了耕整机的稳定性。传动箱〔4〕设计成四档传动,用螺杆将它与前梁〔7〕和铰接体〔11〕连成一体。铁轮〔5〕设计在传动箱输出轴的外端,位于传动箱左下方,用来驱动耕整机前进。传动箱的输入轴上安装有圆锥摩擦式离合器〔现动力的结合与分离。
机头前设计有护板〔6〕,还可以装上割禾机,用前悬挂式布置于机体上,本耕整机就实现了割禾作业。
在主梁〔8〕的后端设计一销孔〔22〕,以便用牵引销连接犁、滚、耙、运输拖斗等作业工具,实现本耕整机的多用途。本机作运输工具时,将驱动铁轮换成500-12胶轮,然后将拖斗拉杆插入主梁后端的方孔中,用销子连接起来,即成一三轮运输车,可作田间运输之用,运载重量500公斤。
本实用新型经四个作业季节的水田耕作试验,整机性能和作业质量均达了农艺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益阳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2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锅炉供水铁素除氧装置
- 下一篇:测压器动态校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