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面挠性气体动压推力轴承无效
| 申请号: | 89211170.4 | 申请日: | 1989-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20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18 | 
| 发明(设计)人: | 柯婉贞;董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航空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振龙,宋澜 |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性气 体动压 推力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挠性气体动压推力轴承。
现有的挠性气体动压推力轴承的弹性支承件一般由易变形的薄钢带制成,支承元件往往加工成波箔形或其它复杂形状,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如:需进行波箔成型或薄片点焊等,装配要求也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性好的新型平面挠性气体动压推力轴承。
解决本实用新型任务的技术方案是:支承件由底片、顶片和楔形块构成,底片和顶片为一端折弯90°的平面扇形弹性薄片,轴承底座上沿径向均匀地开成对的楔形槽和窄槽将底座均分成相应的扇形块,底片的折弯端插入底座上的楔形槽内,用楔形块锁紧,底片的另一端悬臂,顶片则置于底片上,顶片的折弯端插入同一扇形块中的窄槽内,叠合在一起的顶片和底片自上往下扇形角依次减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叙述。
附图1.轴承结构的轴向示意图(去掉止推圆盘的局部视图)。
附图2.轴承结构的径向示意图(加上止推圆盘的A-A剖视图)。
附图3.底座轴向示意图。
附图4.楔形块示意图。
附图5.卡环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轴承的圆形底座(1)上沿径向均匀地开有成对的楔形槽(2)和窄槽(3),将底座(1)均分成相应的扇形块(见附图3)。每个扇形块中的一对楔形槽和窄槽可安装一副支承件(见附图1、2)。支承件包括底片(4)、顶片(5)和楔形块(6)。其中底片和顶片是一端折弯90°的平面扇形弹性薄片(从附图2可以看出,底片和顶片的折弯端相反),底片(4)的折弯端插入楔形槽(2)中,再以楔形块(6)从底座的外侧面卡入将底片锁紧(楔形块结构见附图4),底片的另一端悬臂,顶片(5)则置于底片上,其折弯端插入同一扇形块中的窄槽(3)中,可上下滑动。叠合在一起的顶片和底片自上往下扇形角依次减小(即从附图1中可以看出,β>α2>α1),顶片为一片,底片取一至四片(在本实施例中取二片)。当工作需要时(如轴承的端面是竖直方向工作时)还可沿轴承的内径和外径分别设置弹性卡环(9,10),以防顶片沿径向滑出。卡环剖面为矩形或圆形均可。止推圆盘(7)置于支承件上,静止状态时止推圆盘与顶片接触。当轴带动止推圆盘如附图2所示方向旋转时,气体被带入接触面,顶片折弯处在折弯时自然形成的过渡圆角(8)有助于气体进入止推圆盘与顶片之间,形成气膜。由于顶片折弯端(即前端)刚度较小,受气膜压力作用产生的挠度较大,而后端则刚度较大,这样就容易形成顶片与止推圆盘之间的楔形气隙。随着转速的提高,气膜压力增大,顶片与底片挠度也就增大,则又使气膜压力提高,直至止推圆盘浮起,使轴承得到完全的气膜润滑为止。
本实用新型的平面挠性气体动压推力轴承结构简单,支承件只是简单的平面薄片叠合而成,以楔形块固定,因而无需复杂的加工工艺,装配也很方便,同时楔形块顶面为刚性支撑,可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经加载及运转试验表明,稳定性能良好,能承受一定载荷(如外径80mm的轴承,在转速为25000转/分时,载荷约为1公斤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学院,未经南京航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1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推动的周期摇动装置
- 下一篇:多用音乐灯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