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设备减震器无效
| 申请号: | 89211083.X | 申请日: | 1989-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1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文华 |
| 主分类号: | F16F7/12 | 分类号: | F16F7/12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宁曾 |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设备 减震器 | ||
本实用新型机械设备减震器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机械设备减震器技术领域。
现有的垫在机械设备底座下调节水平和减震用的减震器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87205116、1自动校平减震装置由底座、钢球、升降座、橡胶垫组成。升降座上有二级减震座,两者构成球面副,二级减震座上有橡胶块。其缺点是球面副制造加工困难。带橡胶块的二级减震座和升降座上螺纹联接处的间隙是容易引起机床震动的不稳定因素。升降座与底座间的升降螺纹承载后摩擦力大调节困难。增加减震座以后使减震装置高度增加,高度调节范围相应减小。分离的12个橡胶块承载力低,易损坏和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加工,稳定性好,容易调节,高度调节范围较大,有双重承载力的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实质上是一种机械设备减震器,由螺栓、螺母、底盘、碟形垫铁和弹性垫构成。向下覆盖的盘形底盘中央有螺孔,与螺孔相配的螺杆下部旋入螺孔中。圆球形螺杆尾顶在底盘内的碟形垫铁中心,碟形垫铁下垫有弹性垫,底盘内缘有凹槽与弹性垫外缘凸边相配并用胶合剂胶牢。弹性垫边缘有斜缘和拱门形剖面凹槽。弹性垫外缘下部从底盘下沿翻出形成辅助支承底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解决方案对照附图1-4详细说明如下:
减震器(图1)由螺栓10、螺母20、底盘30、碟形垫铁40、胶合剂50和弹性垫60构成。螺栓10下部旋入底盘30中心的螺孔34中。圆球形的螺栓尾13顶在底盘30内部的碟形垫铁40中心。螺母20是标准六角螺母。底盘30呈向下覆盖的盘形,内缘有凹槽33若干条,该凹槽与底盘下缘平行,或者是螺旋槽。底盘30的内斜缘32与弹性垫的斜边缘67相配。底盘30的外斜缘31与内斜缘32相适应。碟形垫铁40形状像碟子,其作用是使来自机械设备的压力均匀分布到垫在下面的弹性垫60上。胶合剂50将底盘内缘和弹性垫边缘胶合在一起。弹性垫60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零件,从底视图(图2)看,底面有同心圆凹槽61和十字形槽62花纹用来增加弹性垫60与地面的密合程度,也可以采用其他有类似功能的花纹。弹性垫60靠近边缘处有拱门形剖面凹槽63和斜缘67,该结构使弹性垫60的边缘有较好的延伸性,能承受底盘30向上调节时产生的拉伸力(图3)。弹性垫边缘的凸边64与底盘30的凹槽33相配,用来增加弹性垫60边缘与底盘30内缘的结合力,弹性垫60外缘下部向外翻出形成辅助支承底缘65。载荷超过额定值时弹性垫60中部受挤压扁,底缘65与地面接触从而使总接地面积加大(图4),能增加减震器的承载能力与平稳性,因此本减震器具有双重承载力。弹性垫的上面中间凹下形成碟形凹坑66,其形状与碟形垫铁40相匹配。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下列优点:
(1)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本实用新型中取消了已有技术中难加工的两处球面副结构使结构简化容易制造。
(2)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消除了已有技术二级减震座和螺纹联接处的间隙造成的不稳定因素。
(3)容易调节,高度调节范围大。已有技术的减震装置自身高度高,因此不宜再多向上调节总的调节范围小。本实用新型自身高度低,结构扁而平,加上底盘内缘和弹性垫边缘的新颖结构使高度调节范围加大。
(4)有双重承载力。已有技术中12个小橡胶块易损坏脱落承载力低。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块完整的大弹性垫加上新颖的底缘使承载力提高并具有双重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机械设备减震器的结构图(剖视图)
图2是减震器中弹性垫的一种实施方案(底视图)
图3是减震器底盘调高使用时的状态(剖视图)
图4是减震器超载使用时辅助支承底缘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向下覆盖的盘形底盘30中央有螺孔34与螺孔34相配的螺栓10下部旋入螺孔34中。圆球形螺栓尾13顶在底盘30内部的碟形垫铁40中心。碟形垫铁40下面垫有弹性垫60。底盘30内缘有凹槽33与弹性垫60外缘的凸边64相配并用胶合剂50胶牢。弹性垫60边缘有斜缘67和拱门形剖面凹槽63。
本实用新型可以制成各种规格的系列产品如表1所示,但并不局限于表1所列出的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文华,未经方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10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细分式步进电机驱动电源
- 下一篇:切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