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以腔室控制栓杆位移的水龙头无效
| 申请号: | 89208414.6 | 申请日: | 1989-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69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沈仲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仲山 |
| 主分类号: | F16K21/06 | 分类号: | F16K2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 地址: | 香港九龙***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位移 水龙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尤其涉及一种以腔室控制栓杆位移的水龙头。
家用水龙头及工业用阀门,都是操作液体流止的器械,是水流通入阀体后,其阀体内通道间设有中隔,中隔间设有通口,此通口由一栓塞组件压止或放开,而栓塞的动作由牙纹以转动力作上下位移,下移压止通口时,“逆向”闭止流通,上移放开通口时,液流逆栓沿缝隙溢出而放水,而其放水的流量大小也因溢缝开放的大小而控制。这种传统的控流方法,有三大缺点:构造不合理,故障率高:一般龙头,全靠栓塞逆水流止水,位移此栓塞是通过旋动旋把而操作,人的手力不尽相同,过轻不易关水,滴漏不息,过猛则易损坏栓塞,最终以致漏水不停,尤其螺牙旋转次数累积磨损后,故障尤其多;调节阀和开关连结在一起,水量浪费很多,一般龙头的操作点都与龙头出水口端容有一段距离,且旋转旋把的过程中都不在洗手,而任由水量凭空流失,且调节水量的调节阀与开关连结在一起,不易得到适当出水量,纯属浪费,如冬天需要调节水温水量时,其操作非旦繁复且调节中所浪费的时间及水量,很使人头痛;洗手时,先用脏手摸旋把放水,此时旋把被脏手污染,而洗手后,用洗净的手再摸已被污染的旋把而关水,太不卫生。由上述理由可知一般龙头不适合于洗手之用,洗手应该选用洗手专用的龙头才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将调节阀与开关分别设在龙头的前、后二处,通常都以调节阀事先将水温、水量调节妥当,使用时只将栓杆推上,就立刻可得到适温的水量。而因操作点都在出水处可立即洗手,使本实用新型成为一种不浪费时间,水量而卫生的洗手专用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如下:一种水龙头,包括一弧形基体、一腔管、一栓杆、一封盖、一栓塞和一止漏环,所述的基体在其出水口端制有内螺牙;所述封盖上端制有内螺牙,下端制有外螺牙,所述封盖的外螺牙与基体的内螺牙啮合,而使封盖位于基体的进水口内;所述的腔管呈帽形,下端制有外螺牙,其与封盖的内螺牙啮合,而固之于封盖上部,封盖中部径向开有二或二个以上小通水孔;所述的止漏环安放在基体和封盖之间;所述栓杆呈阶梯状,包括一顶端凸起、一栓柱和一手柄,在顶端凸起和栓杆间形成一柱塞沟,所述的栓塞即套在柱塞沟中,所述栓柱上还开有通水沟,最好是四条;所述栓柱的上部穿过封盖而使柱塞可移动地放置在封盖和腔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顺流方式,以水压压紧栓塞下环闭水,因而使零件简化到仅为一腔管、一栓杆、一封盖,而摩擦所接触之处仅是栓塞的缘沿距离,损耗率之微,可想而知,因此本实用新型几乎可达无故障的地步;本实用新型调节水温水量的调节阀与开关分设在二处,调节水温水量后,只用开关使其放水、止水。故不会浪费水量及时间,即使故障,修复时只需由调节阀关水,而在龙头出水口端卸下封盖,所有的零件一体卸出,简易快速的程度非一般水龙头修复过程可比拟;本实用新型操作点在出水口处,推上栓杆,立即可洗手,一点水都不漏掉,洗完时自动闭水,而在洗手过程中,栓杆一直被水冲洗干净,是一种省时、省事、省水,最为卫生的洗手专用龙头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基体与套件都均为独立件,所以基体可采用高级材料制造而永久使用。其它套件则采用成本较低的材料制造,可以换新,为一种高级而实用的水龙头。
请参阅附图及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安装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剖视图;
图3a、b、c、d、e、f是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各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4A-图4B是图2的操作过程分析说明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A-图6B是图5的操作过程分析说明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将冷热水调节阀8与开关3各自独立设置,且冷热水调节阀8通过水管与本实用新型水龙头的基体1相连接。
参见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包括一弧形基体1、一腔管2、一栓杆3、一倒T形封盖4、一栓塞5和一止漏环6。基体1具有一出水口12,在其出水口12端制有内螺牙11,内螺牙11上部有一退刀槽;腔管2下端制有外螺牙22;封盖4上端制有内螺牙41,其与腔管2的外螺牙22啮合,封盖4直径较大的下端制有外螺牙44,它与基体1的内螺牙11啮合,封盖4中部径向开有二小通水孔42,供基体1腔内的水流到通水口43,小通水孔42下方的内腔制成锥形孔;止漏环6安放在基体1的退刀槽和封盖4的连接部之间;栓杆3呈阶梯轴形包括一顶端凸起31、一栓柱33和一下端圆球形部35,在顶部凸起31和栓柱33间形成一栓塞沟32,栓塞5即套在此处;栓柱33表面上还开有2至6个通水沟34,供水流出;栓杆3的上部穿过封盖4而使栓塞5可移动地放置在封盖4和腔管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仲山,未经沈仲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84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循环系统水位自控装置
- 下一篇:鞭炮编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