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多功能治疗床无效
| 申请号: | 89206729.2 | 申请日: | 1989-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67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周时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县华庄蒋洞环卫设备厂 |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F5/00;A61H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多功能 治疗 | ||
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的创伤之一,并且多发于青壮年,如不及时治疗将会留下后遗症,甚至残疾,丧失劳动力。这种疾病以前主要采用传统的中医伤骨科手法进行治疗。经几千年的积累,这种治疗手法已日臻完善,疗效较好。但是为提高临床效果,作为一个骨伤科医生,除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手法外,还应辅以合适的机械器具。以治疗骨折的病人为例,根据“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应先将移位短缩的骨折两端拉开,再对位接上。在临床上如遇到身强力壮的骨折病人,要拉开已缩短的骨折两端就相当困难,因为1、病员身体强壮,其保护性肌肉挛缩力很强,对牵引产生了很大的阻力,2、医生在连续工作下,体力有限,臂力不能持久,3、施术者与助手所使出的臂力大小不等,在作近端固定拉伸时,可能会出现象“拔河赛”那样,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的被动现象,减少了对抗牵引力,影响了治疗效果,为此曾有人设计了一些简单的整复、牵引装置,经临床使用,也能产生一定疗效,但因过于简单,使用时仍觉不便。象日本生产的有定时及定量(指牵引力)装置的牵引床,用于单一的牵引,效果较好,但无按摩及骨折整复等机构,并且,牵引时无法进行多角度牵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电动多功能治疗床。
其设计思想是通过牵引整复,使脊柱的前纵韧带过伸牵拉,压缩的椎体得到反张回复,并有助于屈曲的脊柱力线恢复正常,轻度椎管压迫得到解除。
其结构主要由按摩部分,旋转部分及升降部分组成,按摩部分包括按摩头、按摩臂、升降柱及电动起振装置,操作时,先调节好按摩臂高度,使按摩头处于病人骨折部位,启动电机,按摩头便在施术医生操纵下进行按摩;施转部分包括旋转床面,转动机构,用于整复上肢骨折的固定钩等,旋转床面可在电机带动下绕床面短边中心线作15度左右旋转;升降部分包括牵引机构、升降机构、升降床面及用于整复下肢骨折的固定棍,牵引机构上有显示牵引力的弹簧称,升降床面的一端可绕另一端(与旋转床面接触的一端)自由升降45度左右,牵引时间由定时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该床对以腰椎间盘突出为重点的腰腿痛患者,能同时进行牵引、旋脊、按压等协同操作,在少痛或无痛的情况下,渐渐纠正和恢复脊柱力学平衡,收到预期效果。
2、该床较一般牵引床具备了多角度牵引和电动化的优点,用电动按摩头按压,使医务人员能从繁重的推拿手法下解放出来,并改变了以前的暴力治疗方法,具有治疗稳妥便于掌握的优点。
3、该床配有固定钩柱,在施行骨折、脱臼整复手法时,能将患肢近端充分固定,替代助手,节省人力,由于对抗牵引充足,医生施行手法时用力之大,可根据病情随心所欲,充分发挥整复技能,达到彻底整复的目的。
4、牵引计量器可以防止过重过牵,避免医源性损伤,按摩定时器可以防止过时过量,避免局部反应。
图1为结构图 图6上肢骨折整复图
图2为立体图 图7下肢骨折整复图
图3为俯卧牵引图
图4为角度牵引图
图5为按摩图
图1中,1-按摩臂定向定点,固定螺钉,2-按摩臂立柱,3-立柱高低调节螺母,4-立柱与床体的连接部位,5-下肢骨折整复固定棍,6-升降活动床面,7-计力表,8-燕尾滑轮及钢丝,9-电动(手动)板叉手柄,10-牵引抬床拔叉手柄,11-抬床手轮,12-钢丝滑轮,13-防护罩,14-变速箱,15-抬床丝杆滑动螺钉,16-电机,17-抬床顶杆基部螺钉,18-抬床顶杆,19-定时器,20-点动式牵引按钮,21-点动式抬床按钮,22-电源控制按钮,23-连动式按摩按钮,24-连动式摇床按钮,25-电源开关,26-工具抽屉,27-电机托架,28-电机,29-变速箱,30-旋转活动床面,31-上肢骨折整复固定钩,32-按摩头,33-按摩臂定点调节轮,34-按摩臂防护罩。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该床的几种使用方式。
1、仰卧牵引
病员取仰卧位,用固定带将胸、背、骨盆固定牢,将牵引钢丝钩住固定带徐徐作对抗牵引。牵引重量以相当于病员体重为准,每次牵引15分钟,在牵引的同时,可结合临床需要,做一些屈髋、屈膝、抬举患肢等附加手法。
2、俯卧牵引
适宜于腰脊柱生理弧度侧置的患者,病员取俯卧位,牵引前准备同上,在保持牵引重量下,将电动按摩头对准患处,稳妥按压脊柱,伴同牵引,每次15分钟,经多次牵引按压后,能渐渐恢复脊柱生理前凸弧度,见图2。
3、俯卧角度牵引
对腰柱生理弧度倒置比较严重的患者,在单纯俯卧牵引后,还须作角度牵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县华庄蒋洞环卫设备厂,未经无锡县华庄蒋洞环卫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67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自动无级变速器
- 下一篇:轻便随车手动气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