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用立体电视无效
| 申请号: | 89206660.1 | 申请日: | 198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9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怡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怡时 |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用 立体电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方面的图象立体化显示系统。
立体电视是当今国际上电视发展的方向。它将是未来亿万家庭不可缺少的电器设备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还没有拿出完整的值得推广普及的定型产品。本人从88年以前国内专利文献检索中得知,在用眼镜(偏振镜、棱镜、反光镜、滤色镜)观看立体电视这一领域的研究中,还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其原因有三个问题没有得到统一;一是仿立体景深不够,二是由于滤色作用颜色不正,三是虽然有人解决了景深及颜色的问题,但眼镜过于重(量)(复)杂,不配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克服了景深,颜色眼镜不谐调的问题,是目前国内所有戴镜观看立体电视较之理想的设计方案。它的立体效果,在景深、颜色方面等同于立体电影,且眼镜简便。
本实用新型是以两个荧光屏为主体结构,使其在同一空间呈现立体图象为构思的一种设计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人的双眼分别看到两幅图象,根据生理光学的作用,在大脑中产生立体效果。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说明:
如图1所示:
(1).a是实物B。
(2).b是摄像机,摄取的图象是B′。
(3).c是摄像机,摄制的图象是B″。
如果人用双眼分别看到图象B′及B″,则由于生理光学的作用,即可看到B的立体图象。这是摄制立体图象的过程。
如图2所示
是立体电视机结构原理示意图。
(1).是荧光屏,在表面贴有偏振膜,偏振方向为水平方向。
(2).是荧光屏,表面也贴有偏振膜,偏振方向为竖直方向。且要求此荧光屏在电路中横扫描反向。
(1)和(2)荧光屏面相互垂直。
(3).是光学透明玻璃,在外表面镀有一层铬,其镀铬厚度的要求是:
荧光屏(1)在(3)透射过来的光通量与荧光屏(2)在(3)反射来的光通量相等,(3)与(1)和(2)的夹角为45°。
当图1中b的图象信号传送到图2中荧光屏(1)时,映出的图象仍为B’。
当图1中c的图象信号传送到图2中荧光屏(2)时,由于横扫描反向的作用,使得荧光屏(2)映出的图象是″。
这样在图2的前方,将同时看到(3)透射过来的荧光屏(1)的实像B′,和经(3)反射过来的荧光屏(2)的图象的镜相虚像B″,且虚像B″的位置于实像B′的位置在同一平面(或曲面)上。这是两幅不同篇振方向的图象。只要视者戴上相应的偏振眼镜,即可在前方看到清晰理想的立体电视图象。
本实用新型在传递图象时,需占用两个频道,接收信号有两套即两台电视机并为一台,内部电路只需改造荧光屏(2)的横扫描使其反向。这在技术方面具有可行性,它将比日本索尼公司88年研制的投影式立体电视机更加简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改造,使占用两个频道信号变为一个频道信号,这将迎合现有条件,如电视台立体节目的一个频道发射,录像带制做等,同时也为立体电视的普及适用带来方方便,其方法是:
在图(1)中的两个摄像机,一秒种同时摄25幅图象然后将两幅图象经技术处理交替制在一个频道中,频道传递的图象是1秒钟50幅。当立体电视机接到信号后,由分配器将两幅图象信号分别送入图2中荧光屏(1)和荧光屏(2)使之交替出现图象B′和″。视者带上相应的偏振眼镜也可看到清晰的立体图象。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屏不限结构,若用新式平板荧光屏,其体积同现有电视机体积相近,使之变为现实更有可能,是未来立体电视中有潜力的设计思想。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立体效果,与国内同类戴眼镜观看立体电视设计相比,具有颜色正,景深实,立体还原好,可行性强,容易制做,价格合适等优点。
图面说明:
(一).图1为摄制立体图象示意图
a是实物B,其中b、c均为摄象机,摄制图象分别为B′、B″。
(二).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其中(1)(2)都是荧光屏,两荧光屏面相互垂直,(3)为镀铬光学透明玻璃,与两荧光屏夹角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怡时,未经杨怡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6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