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式电动机断相保护器无效
| 申请号: | 89206590.7 | 申请日: | 1989-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289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景松 |
| 主分类号: | H02H7/09 | 分类号: | H02H7/0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工农二道***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电动机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属电工学,低压电器及电子控制领域。
三项异步电动机在运行中,如果由某种原因使三相电源缺少一相又不及时切断其电源,将会烧毁电动机。
以往的断相保护器的设计或产品中,通常存在以下缺点:
1、采用电流互感线圈原理检测是否断相,这样由于三只互感线圈加工较复杂且成本也高,又由于电流互感线圈是检测电动机主电流的,因此安装时要改动电机的主回路,因此使用和接线繁锁。
2、控制电动机的主回路,因此电动机的功率不同保护器无法作到通用。
3、自身设置主回路控制,与电动机设备中的交流接触器重复,带来器件或能源上的浪费。
4、有的保护器还需对电机的起动与保护器的起动有顺序要求,使用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三相不平衡中点位移原理直接检测电位差别是否断相,无电流互感线圈,因此可靠性高成本降低瞬时动作,又由于断相保护器只控制电动机设备的控制回路。主回路仍由原设备中的交流接触器控制,因此保护器无大容量的主触点,而只用小功率的继电器即可对电动机的断相起保护作用,由于电动机不论功率大小,其控制回路的电流总是比较小的。因此保护器可以通用。
图1,通用电动机断相保护器BH在电动机运行中的保护接线方式。
图2,通用断相保护器原理图。
图3,保护器外形图。
下面结合图1、图2实施列详述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运行通常是由交流接触器控制的。图1为典型控制原理X1、X2、X3为三相电源,经三相开关HK。熔断器RD2,接触器常开主触点C接电动机D。当按下起动按扭QA时,电源X3经熔断器RD1,起动按扭QA,停止按扭TA。进入接触器线圈C,线圈C另一端经保护器BH的DE端(常闭触点)回到电源X2,接触器动作,带动主触点C接通电动机运行,辅助触点C闭合自锁当按下停止按扭TA时,切断了接触器线圈C的电源。于是主、辅触点断开,切断了电动机的电源。当三相电源断相时,保护器BH的DE端断开。因此切断了控制回路电流,接触器释放主、辅触点C断开切断了电动机的电源,达到断相保护之目的。
图2,为保护器原理图。A、B、C为三相电源输入端做为断相信号检测,同时也为保护器提供工作电源,三相 电源A、B、C经二极管D1-D3半波整流,电阻R6降压。稳定压管D4稳压,电容C2滤波后,得到较低的稳定直流电压供保护器电路工作。
当电动机正常运行时,三个输入端A、B、C均有正常电压,则三个星接电阻R1-R3的中点N点对地电压为零,R5上无电压降;二极管D6、电阻R4、二极管D7、D8无电流通过,因此可挂硅SCR无触发电流,不导通。所以继电器J不动作,其触点仍为常闭点,因此不影响电动机正常运行。
当某种原因三相电源缺少一相时,电阻R1、R2、R3的中点N不平衡,产生中点位移。于是中点N对地生产一电压,降落在电阻R5上,(理论上电动机断相后中点电压为220V,但实际远小于220V,因此使R1、R2、R3中点不平衡)。此电压经二极管D6整流C1滤波得到一直流电压,经R4限流,二极管D7、D8加至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于是可控硅触发导通,于是继电器J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切断了电动机的控制回路达到断相保护之目的。由于A、B、C是接电动机负载端的,当电动机断电时A、B、C无电压,因此可控硅SCR可自行关断,二极管D7、D8利用1.4V左右的正向截止保证在电源轻微不平衡时保护器不误动作,电阻R7亦为防误动作电阻,二极管D5起保护作用,吸收继电器反向自感电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景松,未经李景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6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阳角模钢模板清理机构
- 下一篇:便携式测砷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