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绳插套机无效
| 申请号: | 89206562.1 | 申请日: | 1989-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4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立庚 |
| 主分类号: | B21F15/02 | 分类号: | B21F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机械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大军 |
| 地址: |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插套机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钢丝绳插套装置。
钢丝绳是吊装重物时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使用时需先切断绳子,然后在绳的端头插套,以便与起重设备挂接。过去钢丝绳的插套都是手工操作,手工撬开绳体,手工穿绳股,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不太安全。本人于1981年设计了一种钢丝绳插套装置,详见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工人》1981年第5期,该装置用汽车气泵及液化气钢瓶为气源,启动气源开关,气缸后部充气,压下活塞,推动扁插头插入绳体,随之转动45°,将绳体撬开,即可以将绳股用手插入绳体中。该机使钢丝绳插套动作实现了半机械化,减轻了一定的劳动强度,但缺点是仍未脱离手工穿绳股入绳体,仍然需要花费较大体力,浪费钢丝绳余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钢丝绳插套机。既不需手工撬开绳体,也不需用手工穿绳股,以实现钢丝绳插套动作的机械化。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钢丝绳插套机由支腿1、机架2、插针3、缸体7、活塞杆8、活塞9、胶管10组成,插针3下端有一个与插针方向垂直的横孔4和一个斜槽5,斜槽5与横孔4相通。斜槽5与水平面夹角为45°~65°,斜槽5的上、下面为平行的螺旋形面6。
本实用新型可由电、气、液驱动,下面以液动为例,对其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启动电源开关,电磁阀分配液流压入缸体7上仓室、活塞9带动插针3下行,插针3的扁针头从钢丝绳股间进入绳体。将需要插入绳体的钢丝绳端头分成单股,再将其中一股绳放入插针3上的斜槽5和横孔4。插针3继续下行,单绳股便随之进入绳体中。使电源开关回位,电磁阀分配液流压入缸体7下仓室,活塞9带动插针3上行回位,此时绳股从插针3上的横孔4中自动脱出。以此类推,将需要插入钢丝绳体的每一绳股都插入绳体,即完成一个绳套的插套过程。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斜槽角度在45°~65°之间,与需要插入绳体的绳股的自然角度相近,使绳股进出斜槽比较自如。此外,斜槽的上、下面为平行的螺旋形面,也有利于绳股进出斜槽。
附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插针3正视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插针3局部左视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插针3局部剖视图
附图5:本实用新型插针3使用状态示意图
1--支 腿
2--机 架
3--插针
4--横 孔
5--斜 槽
6--螺旋形面
7--缸体
8--活塞杆
9--活 塞
10--胶 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操作,在钢丝绳插套过程中不需用手工撬开绳体和手工穿绳股,实现了机械化,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安全可靠。采用本实用新型还能减少钢丝绳余头的浪费,以直径为16毫米的钢丝绳插套为例,1人1日可插套40个,节约钢丝绳余头20公斤,工作7天即可收回购买本机的投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立庚,未经刘立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6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