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液加热供料道无效
| 申请号: | 89206486.2 | 申请日: | 198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3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玻璃厂 |
| 主分类号: | C03B7/06 | 分类号: | C03B7/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一华,周永强 |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加热 供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硅碳棒通电产生热源的玻璃液加热供料道。
供料道是在玻璃制品生产中,玻璃料熔炉与供料机之间的一个生产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熔化好的玻璃液通过供料道流送到供料机。在玻璃液流经供料道时,必须不断对玻璃液进行加热才能保证玻璃液最后到达供料机时,保持所需温度,使玻璃制品成型时,温度合适,保证质量。现有的供料道多采用燃油或煤气加热的形式来给玻璃液加热,热效率较低,且热量散失较大,工作环境差;有些供料道采用钼极棒(或板)作为加热元件,把钼极棒(或板)直接置入供料道内玻璃液中通电加热,这种方法热效率较高,但由于加热元件在玻璃液内,减慢了玻璃液的流速,且加热元件宜损坏,损坏后既难以发现,又难以更换。使玻璃液在供料道中的温度难以控制,无法保证玻璃制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硅碳棒加热元件的电加热型供料道,使之既能提高热效率,又使加热元件延长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供料道的料槽上方装有一定数量的硅碳棒。对硅碳棒通电则产生热量对料槽内的玻璃液进行辐射加热。在供料道中,分有冷却段加热段、均衡段和料盆段四个温控区,四个温控区分别装有测温热电偶,把温度信号传递给各段的温控器,来调节控制该区内硅碳棒通电加热的时间,保证玻璃所需温度。四个区的温度控制各自形成闭环系统。在密封的供料道上方还开有数个带压板的散热孔,当停止对玻璃液加热而温度还是过高时,可通过调节螺母控制提升连杆装置开启压板,通过散热孔散热降温。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热效率高,热量散失小,外部工作环境温度较低,且元器件工作寿命长,能较准确地保证玻璃液的温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控制电路方框图。
参照图1、图2、图3,壳体23是供料道21的主体,可用钢铁材料制做。其内部先装上保温材料,供料道21最内层采用耐火材料制造。
熔炉中流出的玻璃液从进料口12流入供料道21中,通过料槽11,流经供料道21中冷却段16、加热段17、均衡段18、料盆段19,出料口13送去成型。料槽11上端两侧的侧板8上开有许多孔,硅碳棒7就穿过这些孔装在侧板8上,通电后对玻璃液进行辐射加热。在硅碳棒7靠侧板8的两端装有用保温材料做成的套管9作密封套。防止热源外流,同时起到硅碳棒7的支承和绝缘作用,也使得硅碳棒维修和更换更加方便。
侧板8上盖有带散热孔15的顶板22、上顶板6。壳体23两边装有支架3、短支架10,在支架3上装有带调节螺母14的提升连杆装置4。散热孔15平时被压板5密封,当供料道中玻璃液温度太高时,可旋动调节螺母14,通过提升连杆装置4,控制压板5开启及开启的距离。当温度过低时,同样可通过旋动调节螺母14,使压板5关闭。
为了控制好玻璃液的温度,在冷却段16,加热段17,均衡段18、料盆段19的各段中均设置有一个测温热电偶20,测得的温度信号通过变送器24,调节器25进入可控硅调节器26,通过可控硅控制系统29控制发热元件硅碳棒的电压、电流,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同时,把所测温度通过数字温度指示仪27显示出来。温度控制采用各区独立闭环调节的方式。
硅碳棒7两端用铝编织扁带28绕接,通过带支承母线1与电源相接。为保证安全,在供料道两侧外端装有防护罩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玻璃厂,未经广东玻璃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6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