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水、排污滤封器无效
| 申请号: | 89206356.4 | 申请日: | 1989-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4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天理 |
| 主分类号: | E03C1/282 | 分类号: | E03C1/282 |
| 代理公司: |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弘 |
| 地址: | 青海省西宁市***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水 排污 滤封器 | ||
一种滤除污物、防止返臭的下水、排污滤封器。
目前各种建筑中的下水地漏和存水湾装置,经常发生堵塞现象,疏通、清洁和修理非常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取代现有下水地漏和存水湾装置,且能方便地滤除污物的滤封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排水管道(3)入口处安装一个滤封器。整个滤封器的支承件为一个下端内侧带有环形水封槽且固定在排水管道(3)最上端的固定圈(2),固定圈(2)环绕着一个下端外侧带有一与固定圈(2)水封槽相吻合的凸环的漏水盖(1),漏水盖(1)上端面低于或平于固定圈(2)上端面,固定圈(2)与漏水盖(1)的结合起下水地漏之用,而且由于水封槽和凸环配合,形成少量水密封,能更好地防止返臭,漏水盖(1)下端固定有一个内排污管(4),另有一个水封管(7)包容着内排污管(4)下部且与之固定在一起。水封管(7)外径小于固定圈(2)内径,内排污管(4)和水封管(7)结合取代存水湾,而且能进一步滤除污物。污物依靠重力堆积在水封管(7)底部,滤除污物时,用一提取装置将漏水盖(1)提起,内排污管(4)和水封管(7)随之提起,清除完毕,再将三者放入原位。凸环尺寸应略小于水封槽尺寸,以使整个装置提升和安装简便易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改变现有地下水道结构,具有防止返臭效果好,清除污物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滤封器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分别为内排污管、水封管组合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1示,水封槽为方形槽,凸环横截面形状也与之相吻合。漏水盖(1)中间部分加厚,是为了增加其强度、内排污管(4a)为圆筒状,其下端与水封管(7a)底边相距一定距离,使污水流出,水封管(7a)上部带有若干个滤封栏(5),连接板(6)将二者连为一体。
如图2示,内排污管(4b)下部带有若干个滤封栏(9),且其下端与水封管(7b)底边靠在一起,水封管(7b)为圆筒状,连接板(8)将二者固定在一起,内排污管(4b)下部的滤封栏(9),一方面滤除污物,另一方面使污水流出。
如图3示,内排污管(4c)为圆筒状,下端与水封管(7c)相距一定距离,用以使污水排出,水封管(7c)上部带有倾斜的滤封栏(10),滤封栏(10)上端与内排污管(4c)固定在一起。
内排污管(4)和水封管(7)也可均为圆筒状,底部相距一定距离,不带滤封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天理,未经陈天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63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电开关
- 下一篇:宽频谱强声级的噪声治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