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滚筒炒锅无效
申请号: | 89206200.2 | 申请日: | 198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5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志昌 |
主分类号: | A47J37/01 | 分类号: | A47J37/01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南通市专利服务部 | 代理人: | 刘瑞平,顾朝瑞 |
地址: | 江苏省如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滚筒 炒锅 | ||
炒锅是一种对物料使用直接火进行烘炒的设备,主要用于米糠、花生、油菜子、菜籽、棉籽等植物油料入榨前的烘炒,也可以焙炒各种香料瓜子、花生果等。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对物料的烘炒通常使用平底炒锅,燃料直接在平底锅子的底下燃烧,物件盛在平底锅里,平底锅上面装有刮刀,由动力机及传动装置使刮刀贴着平底锅旋转,对物料进行搅拌。当物料被烘炒到适当程度时,便从出料口中卸出。这种平底锅体是由铸铁制成,由于本身的内应力及烘炒过程中的热应力,经常会使平底锅体爆裂;又由于物料在刮刀各个位置的线速度不一样,使物料搅拌不均匀,因而物料受热也不均匀,致使物料有的部分烘焦,有的部分烘炒不够,影响植物油料的出油率,影响香料瓜子的焙炒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卧式滚筒炒锅,物料盛在卧式的可以转动的滚筒里,用直接火进行烘炒,可避免锅体爆裂,又可使物料烘炒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这样的,本设备由卧式滚筒锅体、锅体支承架、动力传动部分、炒锅拱体、装料及卸料机构等部分组成。卧式滚筒锅体用普通低碳钢制成的长圆筒体,长圆筒体有长短两部分的锥体组成,在滚筒长锥体内壁上有6~10条与筒体母线成10~20°的翻滚筋,在滚筒短锥体内壁上有4~6条与筒体母线成40~50°、且与翻滚筋同方向旋向的螺旋板。卧式滚筒锅体通过滚筒轴、轴承、轴承座安装在锅体支承架上。锅体支承架做成和滚筒炒锅相应的外形,在支承架上砌砖头或焊接钢板,並填装隔热材料,构成炒锅拱体。在炒锅拱体下部有加燃料的门,在滚筒锅体上部用紧固件装有可折卸的拱顶。滚筒锅体和炒锅拱体留有50毫米左右的间隙,以形成燃烧空间,拱顶上装有烟囱。动力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蜗杆减速器,由蜗轮输出轴带动离合器,使滚筒锅体旋转。在滚筒锅体前部端面(操作人员靠近的一头)开有料口,物料从料口装入,在转动的螺旋板和翻滚筋作用下,物料进入滚筒炒锅内腔进行烘炒。在滚筒锅体后部端面有后挡板,在后挡板上以滚筒轴为圆心、直径φ60~φ100毫米的小直径圆周上有10~20只φ12毫米的蒸汽孔,物料在烘炒过程中的蒸汽由蒸汽孔中排出。当物料烘炒符合要求后,通过电动控制开关使滚筒炒锅反向转动,在转动的翻滚筋和螺旋板作用下,烘炒过的物料从料口卸出。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滚筒炒锅结构图,图中1-滚筒短锥体,2-滚筒长锥体,3-操纵手柄,4-动力机,5-联轴器,6-蜗轮蜗杆减速器,7-离合器,8-轴承座,9-锅体支承架,10-炒锅拱体,11-翻滚筋,12-螺旋板,13-滚筒轴,14-料口,15-后挡板,16-蒸汽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志昌,未经徐志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6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流程清开棉及清钢联合机
- 下一篇:速算点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