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塑管电性能测定紧锁电极无效
| 申请号: | 89205561.8 | 申请日: | 198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7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第六橡胶厂 |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崔滨生 |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橡塑管电 性能 测定 紧锁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测定圆形橡塑制品电性能的紧锁电极。
橡塑管电(阻)性能测定是为了检测其耐燃性、抗静电性能的指标,而现有的测定方法是根据ISO/DIS8031和MT73-74-83所规定的方法进行的。测试时,需要将两个测量电极相隔一定间距紧密接触在测试样品上,测量值是否准确,取决于电极与测试样品紧密接触的程度。现有的测定方法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一、使用粘性物质(如凡士林)将电极贴在被测样品上;二、使用导电银漆或导电液体,将其涂刷于电极与被测试样品的接触处;三、使用胶质石墨或退火铝箔做接触电极,外加辅助电极。然而,这三种存在一些共同的缺点:一、被测样品表面不平整光滑,达不到紧密接触的目的;二、导电液涂刷于被测试样品上,则很难保证两电极间距符合规定要求,影响测量值的重现性;三、如粘性物质是不导电的(如凡士林),显然是不合理的;四、以上三种方法工序繁杂,操作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橡塑管电性能测定紧锁电极,它可以实现被测试样品表面粗糙(布纹状)的情况下,也可保证达到电极与其紧密面接触的目的,并可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和重现性,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9)、薄片电极(2),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滑槽座(15)通过螺钉(10)固定在底板(9)上,滑动夹头(4)套装在滑槽座(15)内,拉紧丝杠(7)与滑动夹头(4)通过螺纹联接形成一体,压板(5)装在滑动夹头(4)的空腔内,压紧螺丝(6)装在滑动夹头(4)的上部。
为了在测量完毕后,压板(5)自动向上升起,提升螺丝(14)中间套装提升弹簧(13),压板(5)与提升螺丝(14)通过螺纹相互联接。
为了使薄片电极(2)紧密地贴合在被测样品上,两个滚轴(3)装在滑槽座(15)上。
测试时,测试仪表接在接线柱(12)上。两个薄片电极(2)将被测样品(1)包覆后,从压板(5)与滑动夹头(4)的缝隙中引出,向下拧紧压紧螺丝(6)将压板(5)压紧,转动手把(8),因拉紧丝杠(7)的转动,从而带动了滑动夹头(4)向右移动(参见图1),因而将薄片电极(2)拉紧,达到了薄片电极(2)与被测样品紧密接触的目的。测试完毕后,转动手把(8),放松滑动夹头(4)和压紧螺丝(6),压板(5)在提升弹簧(13)的作用下自动向上抬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尽地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其中(1)是被测样品;(2)是薄片电极;(3)是滚轴;(4)是滑动夹头;(5)是压板;(6)是压紧螺丝;(7)是拉紧丝杠;(8)是手把;(9)是底板;(10)是螺钉;(11)是滑槽;(12)是接线柱;(13)是提升弹簧;(14)是提升螺丝;(15)是滑槽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下:底板(9)采用绝缘材料胶木板制成。滑槽座(15)、滑动夹头(4)采用黄铜材料制成,滑槽座(15)上有可以使滑动夹头(4)运动的轨道,滑动夹头(4)的凹槽套装在滑槽座(15)的轨道上。拉紧丝杠(7)与滑动夹头(4)的丝母相互联接,转动手把(8)可以使滑动夹头(4)轴向运动。压板(5)装在滑动夹头(4)的空腔内,提升弹簧(13)套装在提升螺丝(14)上,提升螺丝(14)拧入压板(5)的丝母内。压紧螺丝(6)装在滑动夹头(4)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保证了电极与被测试样品紧密接触的目的,因而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度和重现性,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第六橡胶厂,未经青岛第六橡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55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