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交会变光器无效
申请号: | 89205152.3 | 申请日: | 198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9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炎;朱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三角洲办公自动化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交会 变光器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汽车夜间会车前照灯远近光自动变换装置。
现有的汽车夜间会车变光装置,全系手动与脚动。会车时常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会车时操作很不方便,往往手忙脚乱。二是有些驾驶员在夜间会车时往往不按照交通规则行驶(即100M时互关闭远光灯,打开近光灯)开足远光灯,使对方眩目,故常出交通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夜间会车时(100M),前照灯自动由远光照明变为近光照明,会车后立即自动变回远光照明的全自动汽车交会变光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传感器是由硅光敏电池LED发光二极管和凸透镜组成,会车时将对方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至LM324N四运算放大器进一步进行电压放大跟随,然后送至反相器分别进行控制继电器J1和J2,使J1和J2吸合达到由远光变为近光。会车后光敏电池无电压输出,四运放输出等于零,反相器输出为高电平,J1、J2释放,这时全部变为远光状态。J1的中心点连接于二极管DIN4148正端,负端接至7808三端集成稳压块的输入1,7808输出端3接至继电器J1的线包串接于三极管B1的C极和e极至地,J2继电器线包串接三极管B2的C极和e极接地;电压加在LM323四运放的“3”脚及同相端输入(四运放的电源电压加在“4”脚和“11”脚,“4”正“11”负),LM324四运放的“2”脚通过电位器接地,一个电阻与二极管并联回路接至LM324的“10”脚和“12”脚,LM324的“12”“13”“14”脚接电压跟随器,LM324的“14”脚通过电阻加在B1的b极,另一路通过电阻接至J1继电器的h点上,LM324的“12”脚是同相端输入,LM324的“8”脚与“9”脚之间连有电位器,8脚输出端接至跟随器“5”脚,“7”脚通过电阻R2、电容C2形成电压延迟电路,延迟后送入B2的b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汽车交会变光器,具有线路先进、结构合理、灵敏度高、无死角、寿命长和工作稳定可靠之优点。
使用本变光器后,在夜间进入会车状态时前照灯可自动由远光照明变为近光照明,会车后立即自动变回远光照明,缓和了司机对远光眩目的紧张感,亦减轻了司机夜间行车的劳动强度和精力分散,特别在复杂和恶劣的情况下更能显示它的优越性和安装的必要性,是保证夜间行车安全的有利措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由图可知当开关“K”置于a与a′时,只是汽车本身12ˇ直流电压通过开关“K”,“K”好象是连接器,故变光器没有任何作用。此时变光按汽车原动作进行,与变光器无关。
2、开关“K”置于b与b′时原理图上为空挡,这是为万一变光器出现故障时而设置的。
3、当开关“K”置于C与C′时本变光器进入全自动状态。+12ˇ电压通过开关“K”的C接至继电器J1的两把中心刀上,刀打在常闭触点上。开关“K”的C′接至J1的常闭触点ee′,同时+12ˇ电压给R1C1充电。J1的中心点连接于二极管DIN4148正端,负端接至7808三端集成稳压块的输入1,7808输出端3接至继电器J1的线包串接于B1的C和e至地。而B1的b处于会车等待状态。由于B1的b处于等待状态故J1也没有工作,所以J1这时的刀置于常闭点e与e′处,也就是说ee′这时的对地电压是+12ˇ。J2继电器常闭触点g为+12ˇ,通过J2继电器线包串接B2的C和e接地,而B2的b也处于等待状态。
以上的状态为变光器处在远光照明。简单电源接通流程为+12ˇ→K″“C″”→J1中心点→J1常闭点e1e′→K″“C′″”→给远光灯加12电压。
自动变成近光照明原理及接线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三角洲办公自动化分公司,未经南京三角洲办公自动化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5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