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面聚光镜手提信号灯无效
申请号: | 89204552.3 | 申请日: | 198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2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赐珠;卢兆滔;王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1Q1/00 | 分类号: | F21Q1/00;F21Q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志明 |
地址: |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聚光镜 手提 信号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提式信号灯的改进,供铁路行车人员在夜间进行指挥运输生产时,作出不同信号显示的工具装置。
目前,铁路系统使用的信号灯,采用干电池或蓄电池供白色电珠负载发光,用玻璃制成内阶梯形的凸透镜作聚光显示,使用交叉式或球台式机械装置变换色片,其缺点是:1.玻璃内阶梯形凸透镜光线分散,显示效果差而易产生错误显示,玻璃重,易破,显示距离往往不足1000米。2.色片变换机械装置占用空间大,在红、绿灯变换时中间经过白光区域或露出白光。3.干电池固定压片接触可靠性差且干电池用完后需折开灯体取出充电不方便。4.采用塑料结构体积大且经不起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使用平面型聚光镜的手提信号灯,它能达到光源高度集中,显示距离远,换色可靠、使用方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聚光镜,是由两片有机玻璃弗涅尔透镜组成的平面聚光镜,由于弗涅尔透镜的梯型折射角比较密,因此聚光性能好,达到高度聚光,从而提高显示距离长达1200米~1500米。采用平面式双色片转换机构,双色片在同一平面上并接,由齿轮带动色片转换,平面转换大、可靠、占用空间少、结构紧凑,同时避免了红、绿色片转换时通过白光区或露出白光的缺点。采用螺旋式压簧片来固定干电池,使干电池装接牢固、接触良好。采用壳体作电源负极及外露正极充电螺钉、可以实现整灯充电而不需取出干电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图,本实用新型由聚光镜盒(1)、光源装置(2)、手把(3)及双色片转换机构(4)组成,聚光镜盒(1)与光源装置(2)可分离,方便装折维护,光源的开关放在手把(3)上,手把(3)采用钩型方式便于在调车作业时,也可把信号灯钩挂在安全皮带上,信号灯的外壳采用金属冲压而成,外型尺寸为85×72×108mm,表面电镀装饰铬,美观耐用。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结合附图说明工作情况:
手把(3)上的推扭(29)向前推,使开关触片(22)上前灯接点(23)通过线路板(27)、插座(7)、插头(17)至前灯接触片(10)、前灯主电珠(12)经聚光灯碗(11)到后盖(39)接通电池负极,前灯主电珠(12)通电发亮,此时,双色片转换机构(4)中的拨扭(35)、齿片(31)、双色片(30)处于定位位置,拨扭(35)在中间位置,双色片(30)的红色片部分挡住光栏板(37)的透光孔,因此从前灯主电珠(12)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双色片(30)的红色片部分产生红光,通过光栏板(37)的透光孔照射到弗涅尔平面聚光镜(5)上,形成红光显示。拨扭(35)向右拨动25度角,带动齿片(31)、齿轮(33)而使色片支持板(36)向右转动120度角,双色片(30)的绿色片部分挡住光栏板(37)的透光孔,此时前灯主电珠(12)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双色片(30)的绿色片部分产生绿光,通过光栏板(30)的透光孔照射到弗涅尔平面聚光镜(5)上,形成绿光显示。将拨扭(35)拨回中间位置,又恢复红光显示。拨扭(35)再向左拨动25度角,带动齿片(31)、齿轮(33)而使色片支持板(36)向左转动120度角,此时双色片(30)完全离开光栏板(37)的透光孔位置,前灯主电珠(12)发出光线直接通过光栏板(37)的透光孔照射到弗涅尔平面聚光镜(5)上,产生白光显示。
本实用新型设有更换前灯主电珠机构,当前灯主电珠(12)突然烧坏,可抽动抽片(19),则聚光灯碗(11)下部失去支持,在其上部的拉簧(14)的作用下,把聚光灯碗(11)向下拉,前灯主电珠(12)即与前灯备用电珠(13)交换位置,在1秒钟内完成更换电珠动作。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照明用的后灯(18),将手把(3)上的推扭(29)向后推,使开关触片(22)上后灯接点(24)通过线路板(27)、插座(7)、插头(17)至后灯接触片(15),后灯电珠(18)经后盖(39)接通电池负极,后灯电珠(18)通电亮,前灯电珠灭。
本实用新型内的干电池,其负极接后盖(39)到灯脚(6),正极被螺旋式压簧片(9)压紧并接充电螺钉(21),因而可进行整机充电而无需取出电池。
图3为聚光镜盒结构图,手把(3)固定在前盖(40)上,前盖(40)为金属制表面电镀装饰铬,平面聚光镜(5)是由两片74×74mm 弗涅尔有机玻璃透镜压合而成,每片圈数从园心第二圈起至最外圈共110圈,各圈偏转角从0度37分33秒至外圈为32度55分49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广州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4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工业过程控制装置
- 下一篇:加隔离网的风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