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电动助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04315.6 | 申请日: | 198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6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毛法根;潘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法根;潘建勇 |
主分类号: | B62M7/00 | 分类号: | B62M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电动 助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利用电机驱动车轮的助推装置,适用于人力驱动的车辆上,尤其适用于自行车上安装。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大多采用在车身三角架上安装二只蓄电瓶和一台电机,通过与电机轴相连的飞轮及链条带动后轮转动,达到用电驱动车子的目的,但往往只能驱动后轮,而且重量重。在中国专利QK87203736中公开了一种可分别用脚蹬驱动、电动机驱动和两者联合驱动的电动自行车,它通过两付链轮机构来实现并同时在鞍座下设有替代车架的电池箱,但上述电动自行车的电动装置是与踏轮安装在一起的,因而安装、维护不很方便,设置的电池箱体积大,整车重量大,且耗能大。在中国专利QK86209926中则公开了另一种用电动机带动的摩擦轮直接与自行车轮胎外沿摩擦而传递动力的电动自行车装置,它可直接加装在普通自行车上,但这种电动装置效率低,容易打滑,而且受力不均匀,易发生故障,轮胎摩损较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整机重量轻,效率高,前后轮均可驱动,且具有较明显节能效果的电动助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把电动机安置在车身的后叉或前叉上,通过链轮机构与车轮轴上的附加飞轮相连。为达到节能,提高效率,蓄电瓶通过气压减震装置安置在车身三角架上,同时还采用DCY-50或70型节能微型电机并在蓄电瓶内加入有LS50型增能剂。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飞轮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电动机1固定安装在自行车的后叉2上,电机轴通过一变速箱3与飞轮4相连接,飞轮4则通过辅助链条5与安装在车轴6上的辅助反向飞轮7相接,从而带动车轮,使车子向前运动,电动机1还为固定安装在车的前叉8上,通过相同的装置带动前轮使车子运动。图2描述了反向飞轮7的安装结构,反向飞轮7对称于原有飞轮9安装在车轴6上。一只蓄电瓶10通过一气压减振装置11安置在车身的三角架12上,蓄电瓶10内加有LS50型电瓶增能剂,从而提高蓄电瓶10的蓄电容量,提高功率输出。图3描述了气压减振装置11的结构,其主体由气缸内筒13和气缸外筒14所组成,其内通过压缩进气口15装容有压缩气体,其上部则安置有蓄电瓶10,下端则固定在车身三角架12上,从而减少了蓄电瓶10的振动,延长了蓄电瓶10的使用寿命,另外,蓄电瓶10通过电线与电动机1相连,同时还与安装在车把上的电压指示表16,电源控制开关及安装在车架前部的充电控制板17相连。由于电动机1采用DCY50或70型节能微型电机,因而效率高,可以达到70%以上而且在蓄电瓶10内加有LS50型电瓶增能剂,提高了蓄电瓶10的容量,提高功率输出近一倍,仅用一只蓄电瓶就可代替原有的二只,减轻了整机的重量,节约的电耗,带来较明显的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 安装维护方便,重量轻,效率高,前后轮均可驱动,且具有较显著节能效果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法根;潘建勇,未经毛法根;潘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4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阳台唇口构筑装置
- 下一篇:钢铝接触导线补强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