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压水瓶排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9203855.1 | 申请日: | 1989-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1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吕南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南利 |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英烈 |
| 地址: | 北京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水瓶 排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瓶。
气压保温瓶已经相当普及,使用很方便。事先装好水,取水时,只要轻轻按压水瓶上端的凸起部分,水就在气压作用下,沿水管上升,由排水口流出。减少了开盖、拿起、倒水的过程。但是,压水时,在进水口周围往往形成湍流,易把沉积在瓶底的水垢搅动起来,和水一道流入水杯,令人不快。而且,一般水管开口位置很低(这样吸水的范围大,死水少),使这一缺点更明显。据说由于这一原由,大大影响了该种气压保温瓶的销量。为此人们想了一些办法,如附图2所示,将水管下端弯成U字型[5],使排水口向上,减轻排水时形成的湍流,使湍流对水垢的搅动较轻,实验结果表明,确有改善,但是无法根绝排出水垢。U形弯又不能向上弯得太多,这样会造成死水太多。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气压水瓶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简便的气压水瓶排水装置。
该实用新型——气压水瓶排水装置,装在一般气压水瓶上,气压水瓶本身仍由瓶胆、压气箱、排水装置及外壳构成,其特征在于排水装置由两段水管构成,上段为无毒无味耐热硬管[1],下段为无毒无味耐热软管[2],两段之间密封套接,软管[2]的另一端,端部封死且留有密封气室[3],紧挨气室部分打有数个开孔[4],软管的长度略大于瓶胆高度1/2,以便适应水满及水少两种情况。(相连硬管的长度为瓶胆深度的1/2。)
所说的无毒无味耐热软管可采用无味硅橡胶。
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基本解决排水时水垢泛起问题,比一般非气压水瓶效果还要好,原因是,由于采用了一段软管且端部存一密封气室,利用气室的漂浮作用,使排水管开孔部分不管水多水少始终漂浮在水瓶内水的水面部分。这样压水时,不易形成大的湍流,相对比较平稳,且离水垢所在的底部较远。因此不易将水垢泛起而压入水杯,且制造简单,成本不高,但效果却十分明显。
下面结合一个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该排水装置的硬管部分[1]仍可采用原气压水瓶水管,中间截断,软管[2]采用无味硅橡胶管,通过两次热压,使一端密封且留下密封气室[3],气室长度约为1.5~2.0厘米。紧挨气室[3]部分打若干孔[4],另一端密封套在硬管[1]上。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气压水瓶排水装置的示意图
1——无毒无味耐热硬管
2——无毒无味耐热软管
3——密封气室
4——吸水孔
图2为现有气压水瓶及排水装置示意图
5——为排水管U形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南利,未经吕南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38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少儿书写姿势矫正器
- 下一篇:杠杆齿条式下限压力指示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