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心电图卡尺无效
| 申请号: | 89203747.4 | 申请日: | 1989-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9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尹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炳生 |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5/04 |
| 代理公司: | 中山医科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明新 |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心电图 卡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心电图测量尺。
以往的心电图测量尺有直、弯、塔、圆或类计算尺等多种形状,其中有的只能量心率,有的单推算心电轴,大多数心电图室用分规量出各波振幅和时限的长度,再在心电图坐标纸上推算结果,判断心率、P-R间期、Q-T间期是否正常,并须查找三种常规表格,过程繁琐耗时多,用分规测量时不但容易损坏原始图形,且对1mm以下振幅(如低矮的P波、R波等)难以测准;类计算尺型推算功能较全但结构复杂,且不能直接测量各波振幅、时限和心房扑(颤)动的F(f)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量取心率、房颤(扑)波频率、振幅和时限,并能同时判断P-R间期、Q-T间期、心率和心电轴结果的心电图测量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该尺用薄片状硬质不透明材料制成,尺体中部有一凸状尺卡,直接用于测量振幅、时限和F(f)波频率,并在尺面上同时标出了不同年龄、不同频率组P-R正常上限图解和不同年龄组正常心率上下限图解,心电轴测量图及R-R间距心率测量,以及双倍R-R间距心率测量和以F(f)波频率测量的三种心率测量标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①结构简单,使用时不损坏原始心电图图形;②集目前各医院心电图室直接测量临床心电图各种常规参数的功能及各正常值于一体;③造价低,易普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观。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观。
1-凸状尺卡 2-R-R峰心率测量尺
3-两倍R-R峰心率测量尺 4-凸状尺卡上的12.5mm线
5-凸状尺卡上的25mm线 6-各年龄组正常心率表
7-各年龄组P-R间期正常值表解
8-Q-T间期正常值图解
9-平均心电轴测量图
参照图1,上方以毫米为单位的尺是R-R峰心率测量尺(2),每5mm处为基本频率数,在各基本频率数间,每1mm代表心率次数不同(1、1.5-20等),-1是修正值,即在算出总心率后减1。左方坐标图为Q-T正常值图解(8),纵坐标为时间(秒),横坐标为心率次/分,坐标内的弧形分布的点是一般心电图室所用的Q-T正常最大上限(秒)。右侧图形是双轴坐标图即平均心电轴测量图(9),这里将常规六轴系统坐标简化为Ⅰ、Ⅲ两轴坐标系,线条清晰,便于使用。
参照图2,下方凸状尺卡(1)用于测量心电图各波振幅、时限、各间期时间及房扑(颤)F(f)波等,刻度以毫米为单位,测量振幅时,1mm代表0.1mv,测量时间时,1mm代表0.04秒,凸状尺卡上的12.5mm线(4)或25mm线(5)可代表1秒,用以推算F(f)波的频率。上方以毫米为单位刻度的标尺是两倍R-R峰心率测量尺(3),除以每10mm处为基本频率数外,其余与R-R峰心率测量尺的含义一致。中部左侧为各年龄组P-R间期正常值表解(7),主坐标刻度为时间(秒)每刻度递进0.01秒,五个副坐标代表五个不同的年龄组,每一副坐标上的刻度为各年龄组的心率分组,便于查找不同年龄组不同心率时,P-R间期的正常上限。中部右侧为各年龄组正常心率表(6),主坐标刻度为心率数(次/分),每5mm一个基本刻度,依次递进10次/分,六个副坐标代表六个不同年龄组,并对应其心率的上下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该卡尺中部有一凸状尺卡(1),测量振幅时,将该卡对正波峰,卡尺刻度压着图形的基线,即能直接读出振幅的毫米数,若定标电压为1mv/10mm,则刻度读数为毫伏数。
2、测量时间,把卡尺横放,将尺卡卡住欲测的起始部,目视其终止部直接读出毫米数,得数值后乘以0.04秒即可获得时限数值(秒)。
3、测量心率时,将R-R心率测量尺(2)左侧起始线对准第一R波峰,在第二R波峰所对之处即可读出每分心率,两倍R-R心率测量尺(3)用法与这相同,但要在第三个R波峰处对准读数,计算公式:总心率=(主视率+毫米数×该毫米代表心率之值)-修正值。
4、测量房扑(颤)F(f)波时,将卡尺横置,用凸状尺卡(1)一侧对准起始部,在凸状尺卡上的12.5mm线(4)内数出F(f)波个数,乘以120,或在凸状尺卡上的25mm线(5)内数出F(f)波个数,乘以60,即可得到F(f)的频率(次/分)。
5、查询各年龄组心率正常值时,看清心率表(6)上各年龄组与心率坐标对应数值,即为该年龄组的心率正常值(次/分)。
6、查询P-R间期正常值时,看清P-R间期图(7)不同年龄组中各心率组与P-R值坐标的对应部位,即为相应的最高P-R间期的正常值(秒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炳生,未经尹炳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3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