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鳍片立式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89203405.X | 申请日: | 1989-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9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阳 |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 |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刚 |
| 地址: |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鳍片立式锅炉,属于小型锅炉。
小型立式锅炉每年产销量都很大,需耗用大量优质钢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对现有立式锅炉的受热面管子结构加以改进,提供一种在相同容量下可大大缩小锅炉外型体积、节约用钢量的小型立式锅炉。
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如下:作为锅炉整体而言,各部分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也有对流管束。所不同的是,在这些管体的外壁上沿轴线、辐射状地焊接多根鳍片,其中:在顶部垂直水平焊接一根,下部焊接三~五根宽度为20~25mm的鳍片,下部的鳍片与水平间夹角大等于50°。
上述方案是通过在受热面的光管上加装上鳍片以增加管体的受热面积,从而提高其传热效果。因为立式锅炉容量大小是由对流管束多少决定,而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方案后,每根对流管的实际传热效 果都增大了,因而以少于原有的对流管束数量仍可保持原容量从而达到了缩小锅炉整机体积之目的。又因为达到同样受热面积情况下鳍片要远轻于光管,所以也达到了节省钢材之目的。方案中对鳍片宽度的设计,主要是考虑既要增大管体受热面积又要避免高温将片体烧损的因素;对管体上的鳍片与水平间夹角的设计,主要考虑防止整机运行中在鳍片上积灰而影响其受热效果。
立式锅炉时燃烧方式多采用双层炉排反烧,最上层炉排都采用水冷管。为了进一步提高传热效果,对这类锅炉可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将水冷炉排管外壁上也都沿轴线、辐射状焊接上多根宽度为10~15mm的鳍片,管体顶部与水平垂直焊接一根,管体下部与水平间夹角大,等于60°焊接三根。
实行本实用新型效果是:当受热表面积增加一倍以上时,重量仅增加半倍;在保持容量不变前提下,可使锅炉体积减小三分之一,使钢材耗用量减少30%以上;由于大大缩小了锅炉高度,因而可设计制造超过0.5T/H以上的立式锅炉。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带鳍片的对流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带鳍片的水冷炉排管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一叙述:
图1中展示了立式锅炉中带有鳍片的对流管束1、水侧炉胆外径受热面的鳍片2及带有鳍片的燃烧室水冷炉排3的分布结构。
图2中展示了带有鳍片的对流管结构:光管壁4、上鳍片5及五根下鳍片6,图中θ≥50°。
图3中展示丁带有鳍片的水冷炉排管结构:光管壁7、上鳍片8及三根下鳍片9,图中α≥60°。
例一:
以一根长为1m、直径为51mm的光管子与同样尺寸的鳍片管比较。光管表面积为0.16m,重量为4.1kg;用四根宽度为20mm,厚度为3.5mm的鳍片焊接到光管上,则整个鳍片管表面积为0.32m、重量为5.98kg。比较可知,鳍片管表面积增加了一倍而重量仅增加近半倍。
例二:
对于锅炉容量均为0.3T/H的鳍片立式锅炉与目前现有技术中可两种锅炉制下表加以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阳,未经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34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