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钢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卡子无效
| 申请号: | 89202842.4 | 申请日: | 1989-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39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镜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镜权 |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南通市专利服务部 | 代理人: | 杜忠元 |
| 地址: | 江苏省南通市青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钢筋混凝土 钢筋 保护层 卡子 | ||
控制钢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卡子是一种钢筋的承垫物。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中混凝土保护层的必要厚度,防止拆摸时有钢筋外露的现象,按国标GBJ10~65(修订本)第70条规定,应在钢筋下设置水泥砂浆垫块或混凝土垫块,或在钢筋下垫以短钢料作承垫,或用串铁丝垫块与钢筋扎牢,竖立的钢筋还应用铁丝将钢筋拉向有垫块的模板的一侧予以固定,采用这种方法施工,水泥砂浆垫块强度有限,易酥醉,有时质量难保证,用串铁丝垫块与钢筋扎牢施工较麻烦,用短钢料作承垫废工、废钢筋料、易锈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钢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卡子的设计方案,克服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水泥砂浆垫块易酥醉,有时质量难保证,用串铁丝垫块与钢筋扎牢麻烦和用短钢筋料作承垫废工废钢筋料、易锈蚀的缺点,保证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必要厚度,拆模时不出现露筋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控制钢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卡子有开口圆环形卡子和与其连成一体的撑脚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开口圆环形卡子用有弹性的材料制做,圆环形卡子的开口径距可伸缩,圆环形卡子内侧有轴向凸出筋,与卡子连成一体的撑脚端部之间有弧形加强筋,卡子用塑料注塑制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
图1:卡子A主视图,
图2:卡子A侧视图,
图3:卡子A斜视图,
图中:1、卡子厚为2mm,2、撑脚5延伸线相交的夹角α为60度,3、撑脚端部厚为5mm,4、撑脚端部间弧形加强筋,该弧的半径R为100mm,加强筋厚为2mm,5、撑脚,6、撑脚,7、撑脚5端部高2mm,8、撑脚6厚2mm,9、撑脚5厚2mm,10、卡子开口径距K为6mm,11、圆环形卡子宽b为10mm,12、混凝土保护层厚H为10mm,13、卡子内轴向凸出筋,14、撑脚5端部间距L为18mm,15、撑脚5端部宽B为15mm,16、弧,该弧的半径为5mm,弧与撑脚5相切,并与圆环形卡子相交,圆环形卡子的半径r为5mm,圆环形卡子圆心到卡子内侧轴向凸出筋距r′为4mm,17、角θ为70度(见图2),用塑料注塑成形。
为适应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设计和有关标准对钢筋混凝土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实施例1中的有关参数,可根据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H的要求变化,作相应的变化。制成系列产品,具体列表如下:
保护层厚度H 10mm 15mm 25mm 35mm
B 15 20 30 40
b 10 15 18 25
K 6 10 12 14
r 5 7 10 12
r′ 4 6 8.5 10
L 18 26 40 50
R 100 40 20 25
实施例2:
图4:卡子B主视图。
图5:图4的左侧视图。
图6:卡子B斜视图。
图中:圆环形卡子的半径r为10mm,圆环形卡子圆心到卡子内侧轴向凸出筋距r′为8.5mm,卡子开口径距K为14mm,圆环形卡子宽L′为18mm,圆环形卡子厚2mm,撑脚18与撑脚19及撑脚21与撑脚22的延伸线夹角均为30度,撑脚19与撑脚20及撑脚20与撑脚21延伸线的夹角均为45度,撑脚18、撑脚19和撑脚20的端部间及撑脚20、撑脚21和撑脚22的端部间各有一个弧形加强筋,撑脚18与撑脚19及撑脚21与撑脚22端部之间弧的半径均为18mm,撑脚19与撑脚20及撑脚20与撑脚21端部间弧的半径均为74mm,撑脚20端部厚5mm,高5mm,宽L30mm(见图5),撑脚18和撑脚22的端部厚5mm,高2mm,宽L30mm,混凝土保护层H25mm(见图5),撑脚18与撑脚19及撑脚21与撑脚22端部间距B为20mm(见图4),撑脚19与撑脚20及撑脚20与撑脚21端部间距为33.5mm,所有撑脚及撑脚端部间弧形加强筋的厚度均为2mm,弧6的半径为5mm(见图5)。
实施例2中的有关参数,可根据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H要求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化,制成系列产品。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控制钢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卡子施工,能使偏差值远远小于设计或有关标准允许的偏差值,保证施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镜权,未经杨镜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2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