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气反循环排泥器无效
申请号: | 89202484.4 | 申请日: | 198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79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蔡传科;张国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两淮煤矿建设特殊凿井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E21B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安徽省淮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气 循环 排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压气反循环原理设计的排泥器,它通过抽吸或加压清除深井或深基础中的砂石或泥土。
深井或深基础清理基底开挖面准备灌注过程中,尤其是在已经放好钢筋笼的狭小场地中清理基础,是比较复杂的,传统的做法是采用泥浆泵正循环。中国专利申请85103251提出一种用绞车、滑轮提升的装置。前者提升速度较慢,井底或基底的砂石不能及时提升到地面,增多了防护费用和排除砂石数量。后者需要较多的机械设备,排泥深度有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压气反循环排泥器,它能缩短清孔时间,加快泥浆提升速度,保证混凝土浇灌质量,减少井壁暴露时间。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压气反循环排泥器,包括排浆管、混合器、压气管、排气孔、将压气管放置于中空排浆管内,压气管的端部连接混合器,混合器呈顶面大于压气管的圆柱形或管尖呈锥形的其它形状,排气孔设于混合器顶面,其圆心联线的中心与混合器顶面的中心相重合,等间距排列在混合器顶面。排气孔的设置个数根据排气面积除以压风面积的商为3~4而定。
将本实用新型运用在灌注桩的二次清孔中,可以在20~30分钟内完成全部清孔过程,提升深度达到40~60米。带动30mm直径的石块至地面上,沿用传统的泥浆泵,清孔时间需要数小时,有些弃土如泥浆等往往无法提升。同时可以用已经按照要求调制的混凝土置换井内的无用砂石。
图1:压气反循环清孔工作原理图。
图2:压气反循环排泥器正面图。
图3:压气反循环排泥器俯视图。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排浆管1为圆形中空管,底面与井壁连通,可以随井底或深基础的施工而改变深度,压气管3放置于中空排浆管1内,压气管3的端部连接混合器2,压缩空气管3关闭,井筒与排浆管1的液面等高,比重相等。压缩空气管3打开,通过混合器2与井壁中残余泥、水、砂液面均匀混合后,由于混合液中注入了大量压缩空气,其比重小于井壁中残余泥、水、砂液面的比重,故而混合液上升膨胀,这时排泥浆管1壁内外之间形成压力差,提高了混合液上升速度,带动泥、水、砂石上升,直至排浆管壁内外压力差消失。混合器2浸入中空排浆管1管壁内的液面深度h、排浆管1的设置高度H,混合器2的埋置深度以下部分排浆管尾管长度lw,地面上经过人工调制的准备二次清孔的泥浆比重rt=1.3,井壁中残余泥、土、砂的比重rh。
参见图2,压缩空气通过压气管3注入混合器2,混合器2的顶面设多个排气孔4。
参见图3,排浆管1的内壁设压气管3,混合器2,多个排气孔4的圆心连线5均与排浆管1形成同心圆,排气面积S1,排气孔4的直径dk、长度Lh、排气孔数nk,压缩空气进入面积S2、压气管直径dg、混合器长度Lh。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压缩空气压力7kg/Cm2,每分钟排气量0.9M3/分,排浆管直径φ207毫米,压气管3的直径18mm,混合器长度Lh296mm,排气孔4的直径4mm,S1等于254mm2,S2等于75.4mm2,S1/S2=254/75.4=3.37。排气孔个数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两淮煤矿建设特殊凿井公司,未经两淮煤矿建设特殊凿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24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呼救报警冠心病急救盒
- 下一篇:简易坐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