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除橡胶残渣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02278.7 | 申请日: | 198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9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程幼学;罗珮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21D5/00 | 分类号: | D21D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蓉英 |
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除 橡胶 残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橡胶木造纸过程中清除橡胶残渣的装置。
众所周知,橡胶树种植,产胶经一定年限之后,胶产量迅速衰减、胶园需砍伐老胶树,种植胶树苗进行更新换代。橡胶木由于本身的材质特点限制了它的利用范围,经分析认为,用作造纸还是一条比较经济的途径。在巴西和马来西亚等盛产橡胶的国家对橡胶树废材造纸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大多数橡胶木制浆工业方面的报导,均认为“橡胶障碍”是一个难题。所谓橡胶障碍即,橡胶树,树皮与木质层之间的残留胶汁,在造纸制浆过程中凝结为细小的胶质颗粒,片屑,这些胶质颗粒,片屑在抄纸过程中附着在纸机的网上、毯布上,致使无法正常抄纸,得不到合格的纸张。解决“橡胶障碍”是利用橡胶木造纸的关键。国外采用的除胶方法一般是:去除橡胶树皮时尽量清除干净,再加入化学药剂使残胶结块,胶块在切成木片或制成纸浆后进行筛分;另据英国专利1.357.134报导在橡胶树砍伐前向树身注入橡胶分散剂CPN水溶液之后切片蒸煮,可用筛选的方法分离。上述方法均不能彻底解决“橡胶障碍”问题,而且费用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利用橡胶木制浆造纸提供一套能有效除去胶渣的装置。
本设计的实施是在制浆造纸工艺中于蒸煮制浆之后,浆液经喷放(化学浆需经洗浆)到除胶装置中,经分散、逆流清水洗涤,搅拌,胶渣上浮,刮除胶渣等过程,使残留的胶渣除净以能抄出合格的纸张。
附图说明:
图1.装置总体图。
1.进浆管、2.水管、3.旋风喷放头、4.主体、5.电动机(附减速器)、6.刮板、7.出胶槽、8.搅拌器、9.假底、10.进水管、11.出浆管、12.出水管、13.出胶管、14.搅拌槽、15.小除胶器、16.出胶管、17.出浆口、18.浆泵、19.中心轴、20.金属丝网、21.支架。
图2.假底图。
9.假底、11.出浆管。
除去胶渣的装置由一个主体〔4〕和与之连结的一个搅拌槽〔14〕,一个小除胶器〔15〕组成。除胶装置的主体〔4〕为有圆锥形底的大圆柱形槽,其容积为蒸球容积的五倍。槽中心轴〔19〕的下半部安装有带四组搅拌叶片的搅拌器〔8〕,中心轴〔19〕的上半部装有两片刮板〔6〕,刮板〔6〕的长度为略小于主体圆形槽的内径,是用柔性材料(橡皮或塑料片)固定在木质或钢质夹条上做成。与主体〔4〕锥形底平行有一由带许多φ10mm圆形筛孔钢板制成的假底〔9〕呈漏斗状。假底锥底中心孔与出浆管〔11〕相接;假底上铺有孔径为10-20目的金属丝网〔20〕;锥形底部与假底〔9〕之间的器壁上有进水管〔10〕和出水管〔12〕,它们分别用阀门控制。搅拌器〔8〕和刮板〔6〕都由电动机(附减速器)〔5〕带动。电动机(附减速器)〔5〕安装在支架〔21〕上;主体〔4〕上部器壁上分别有旋风喷放头〔3〕和出胶槽〔7〕,前者的位置低于后者,刮板〔6〕的下沿与出胶槽〔7〕的上沿相齐。
本设计在云南省楚雄州造纸厂实施,装置的使用为:首先由进水管〔10〕进水,使水位到达出胶槽〔7〕以下。蒸煮后的浆料(半化学浆不须经洗涤,化学浆须经过洗涤)经过进浆管〔1〕,通过旋风喷放头〔3〕进入除胶器主体〔4〕,进浆完毕,通过水管〔2〕放少量水冲洗喷放头〔3〕。开动电动机及减速器〔5〕带动搅拌器〔8〕以1-2转/分钟速度转动,搅拌20分钟,停止搅拌,打开排液管〔12〕的阀门,洗涤废液通过假底〔9〕漏下排出。再冲入清水反复上述操作2-3次达到洗浆的目的,直至浆液不再带有泡沫(PH值达7-8)。这时,再由进水管〔10〕缓缓进水,使水位保持在出胶槽〔7〕上沿位置与刮板〔6〕接触,开动电机和减速器〔5〕由刮板〔6〕将上浮的胶渣刮入除胶槽〔7〕,至上浮胶渣除尽为止。胶渣通过出胶管〔13〕进入搅拌槽〔14〕,在搅拌槽〔14〕内,将由胶渣带入的少部份纸浆纤维进一步分离,胶渣进一步凝集后进入小除胶器〔15〕,胶渣从出胶管〔16〕排出,浆料从出浆口〔17〕排出与出浆管〔11〕的浆料由浆泵〔18〕送到下一步工序。
经过除胶处理之后,除净了胶渣,纸浆在抄纸过程中,没有出现胶渣附着在网和毯布上,也未出现因胶渣而造成的纸面上的孔洞,纸机能正常运转,连续出纸,在楚雄州纸厂用橡胶木为原料抄出的瓦楞原纸和挂面箱板纸的质量都达到国家标准的“特号”级指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未经云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2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光刻曝光光学系统
- 下一篇:双作用变量叶片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