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倒痰盂器无效
| 申请号: | 89202261.2 | 申请日: | 198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8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文斌 |
| 主分类号: | A61J19/00 | 分类号: | A61J19/00;B25B7/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官明 |
| 地址: |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痰盂 | ||
本实用新型是能用于夹持、提起、搬运、倾倒痰盂的器具,属于人类生活用品,适于医院、旅馆、机关、轮船和家庭等应用。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痰盂一直没有附加装置,提痰盂或倒痰盂时,用手直接接触痰盂肮脏部位,很不文明卫生。如戴上手套既不方便,也令人生厌。有的家庭用火钳夹住痰盂的沿边,如果位置夹得不当,痰盂容易滑脱,不够安全。有的用圆口钳夹住痰盂的颈部,虽然不会滑脱,但横着提又很费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提运、倒洗痰盂时都能牢固地夹持,而不须用手直接接触痰盂的提倒痰盂器。
本实用新型提倒痰盂器,以提杆和夹持机构两部分所组成。其提杆是上端的拉手,拉手接着连杆,连杆外面有套管,套管下端与弓杆接头相连,弓杆接头外周分别连接三只弓杆,三只弓杆之间均为120°,弓杆下端连接夹爪,夹爪内侧连接三爪固定轮,三爪固定轮安装在连杆下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拉手;(2)拉手圆柱;(3)导环;(4)连杆;(5)连杆套管;(6)弓杆接头;(7)弓杆;(8)弓杆拐角;(9)弓杆下端;(10)销子;(11)夹爪尖;(12)夹爪;(13)三爪固定轮;(14)螺母。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端是拉手(1),拉手分为上部的圆形平台和下部的圆柱(2)。圆柱(2)与连杆(4)相接,连杆(4)的外面有套管(5),套管上端口与连杆(4)之间有导环(3),导环可避免连杆在套管内摆动。套管一般为圆筒形,套管下端与弓杆接头(6)相连,弓杆接头外周连接三只弓杆(7),三只弓杆之间均为120°,弓杆拐角(8)向下弯曲,弓杆下端(8)连接夹爪(12),弓杆(7)与夹爪(12)可通过销子(10)连接。夹爪(12)下端有夹爪尖(11),夹爪尖向内弯曲,夹爪尖是夹持痰盂口的部分,夹爪尖可套上橡胶或塑料套。夹爪的内端与三爪固定轮(13)相连。夹爪能绕着三爪固定轮上下摆动,三爪固定轮中心安装在连杆(4)的下部,其安装可通过上下螺母(14)来固定。三爪固定轮安装在连杆的上下位置可调节,该位置的上或下来决定夹爪尖夹持痰盂口直径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提倒痰盂器的弓杆接头(6)可与弓杆(7)制成一体。其提倒痰盂器可由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当拉手向下按,通过连杆(4)带动三爪固定轮(13)向下运动,而套管(5)相对于连杆(4)向上运动,套管与弓杆接头(6)是固定连接,所以使弓杆(7)也向上运动,由于弓杆(7)向上,而三爪固定轮(13)向下,引起夹爪尖(11)外展,这时可使夹爪尖将痰盂口套入。接着,拉手向上拉,带动连杆和三爪固定轮向上运动,而套管和弓杆作相对的向下运动,使夹爪尖向内紧夹痰盂口。若痰盂越重、夹得越紧,在倒痰盂时,只要痰盂的底部或侧面有依托,就能倾倒。洗痰盂时,在三爪的夹持下,用毛刷可清洗痰盂任何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提倒痰盂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可靠。根据痰盂口径不同可调节三爪固定轮的上下位置,适用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文斌,未经罗文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22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