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杯触出水保温瓶无效
| 申请号: | 89201759.7 | 申请日: | 1989-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4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传杰 |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舒万淑,徐皂兰 |
| 地址: | 河南省商丘县5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出水 保温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瓶,特别是一种自动保温瓶。
现有的自动保温瓶,多为气压保温瓶,需一手持杯,一手连续按动瓶盖上的压气盖方能出水,反复下压费时、费力,水流出不连续,出水速度慢。目前还有一种自动保温瓶,虽有一根沟通瓶胆内、外的倒U形管,但它必须在瓶胆内的高温液体蒸发出的大量水蒸汽,使瓶胆内的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倒U形管插入瓶胆中的一端端部处于关闭状态的单向阀才能被打开,液体通过该单向阀进入倒U形管内,使倒U形管全部充满液体,利用虹吸现象原理使水自动流出。但此种结构的自动保温瓶,在倒U形管中未充满液体时,装冷液体如冷饮就不能自动流出,而且要一手转动出水口的开关阀,一手接水,又未能解决容易把瓶胆底部的沉淀物吸入水杯中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也有电动保温瓶出现,但它们一般采用直流电机带动小水泵从下往上抽水至流,制作工艺复杂,耗电量大,机械噪声大,质量不过关,一直未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方便单手接水,又能防止瓶胆底部沉淀物吸入杯中,有电无电都能用,热、冷液体都能自动地、连续不断地流出的电动杯触出水保温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电动杯触出水保温瓶,具有外壳、上盖、瓶胆、插入瓶胆内的出水管、往瓶胆中送气的送气管,送气管一端与弹性电磁气压装置连通,出水管插入瓶胆一端的端部有过滤装置。
送气管另一端直接插入瓶口内或通过三通开关与同于市售气压保温瓶气囊结构的气囊下部往瓶胆中进气的进气管一侧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电磁气压装置可为弹性交流电磁气压装置,弹性交流电磁气压装置最好由弹性皮碗、进气阀、出气阀、进气阀和出气阀与弹性皮碗之间的气室、弹性皮碗外面的压片、铁芯、铁芯上的线包、压片靠近线包一端的永磁铁、出水管下方外壳上的弹性按键开关、能接通弹性按键开关的压板等组成,弹性按键开关的两极分别与交流电源和线包接通,铁芯与永磁铁靠近相对。
弹性交流电磁气压装置中最好有两个对称的弹性皮碗、进气阀、出气阀、气室、压片,两块压片靠近线包的一端均有一永磁铁,且极性相同,两气室之间有一气室隔板将两气室隔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电磁气压装置也可为弹性直流电磁气压装置,直流电压一般用不超过36伏的安全电压极限。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中2是气囊;1是压气盖;20是上盖;19是外壳;3是瓶胆;5是气囊2下部的进气管;4是三通开关;7是送气管;8是弹性皮碗;9是进气阀;10是出气阀;11是压片;18是气室;12是出水管;13是永磁铁;14是弹性按键开关;15是压板;16是铁芯;17是线包;29是瓶胆托。
如附图1所示,气囊2下部的进气管5一侧与一送气管7通过三通开关4相通,送气管7的另一端与一由弹性皮碗8、进气阀9、出气阀10、进气阀9和出气阀10与弹性皮碗8之间的气室18、弹性皮碗8外面的压片11、铁芯16、铁芯16上的线包17、压片11靠近线包17一端的永磁铁13、出水管12下方外壳19上的弹性按键开关14、进气口21、能接通弹性按键开关14的压板15等组成的弹性交流电磁气压装置连通。弹性按键开关14的两极分别与交流电源和线包17接通,铁芯16与永磁铁13靠近相对。
本例弹性交流电磁气压装置中有两个对称的弹性皮碗8、进气阀9、出气阀10、气室18、压片11,两块压片11靠近线包17的一端均有一永磁铁13,二永磁铁13且极性相同,两气室18之间有一气室隔板22,将两气室18隔离,使工作时进出气互不干涉,同时气室隔板22还起安装固定进、出气阀的作用。出水管12的插入端端部的过滤装置6是过滤网。此种电动杯触出水保温瓶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传杰,未经刘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1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