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折叠式柱鞋无效
| 申请号: | 89201546.2 | 申请日: | 1989-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18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毕华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华照 |
| 主分类号: | E21D15/54 | 分类号: | E21D15/54 |
| 代理公司: | 煤炭工业专利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玉英 |
| 地址: |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折叠式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矿工作面支护用柱鞋。
单体液压支柱设计的支护阻力一般最大为25t--30t\根,由安全调节保持恒阻。单体摩擦式支柱的阻力因属急增阻,或缓增阻,不能自动调节,所以其最大工作阻力可以达到40t\根。每根支柱是否可以发挥其支护效能,其中关键的因素是支护系统的刚度(mm\t)的大小。煤矿中传统的作法,即在底板松软(刚度很小)时,为提高支护系统刚度,在支柱脚下穿一块硬木柱鞋,因木材平行纹理的抗剪强度很低,不但柱鞋成为一次性消耗(全国煤矿年耗量约几万立方米),而且对支护阻力的发挥是很有限的。根据专家调查,证实在软底条件下,实际的支护阻力仅为设计阻力的40-60%。因此为保证工作面和人身安全支护密度大幅度增加,全国多耗资亿元以上。
为节约木材资源,河北省邢台支护厂生产出球磨铸铁柱鞋,此种柱鞋是整体结构,被压入软底后回收困难,容易丢失,而且存在着威胁安全的因素,因而降低了其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回收方便,复用率高,不易丢失,节省木材和钢材的折叠式柱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折叠式柱鞋由三个部件组成,一个是鞋芯(1),另两个是两侧鞋帮(2、3),这三个部件都是用球磨铸铁铸造的。鞋芯(1)直接与支柱底座相接,支柱的承压直接传到鞋芯,由鞋芯在将承压分于两侧鞋帮,形成三位一体的承压鞋。
鞋芯的上面是支柱底座接触面,鞋芯的直径大于支柱底座的直径,其两侧设有与支柱相联的两个耳子(4)。底部有两个轴耳(7),是连接两侧鞋帮的关键部位。鞋芯是传导支柱承载的主体。
鞋帮(2、3)是由两个半圆或两个长方铸铁构成。联接于鞋芯底部的轴耳上,它是通过一个同心轴(5)(钢制件)使三个构件联在一起。形成三位一体的承载面,承载面积的大小,可以根据底板比压值设计成不同的系列。由于鞋帮的联接处,处于鞋芯之下,故联接轴不受承载力的剪切,这一点是实现两侧鞋帮可以折叠的关键。
折叠式柱鞋,在承压时张开,起着整块柱鞋的同等作用。当回撤支柱,鞋芯向上提时,两侧鞋帮受软底板的阻滞力及自重而折叠。鞋芯越向上提,鞋帮折叠的越多,直至全部折叠。回撤柱鞋的阻力也因其折叠而消失。因它与支柱底座相联,回撤支柱与回收柱鞋是同步进行的,所以柱鞋不丢失,也不存在回收柱鞋时的安全问题。
折叠式柱鞋不但适用于单体支柱,而且在采用滑移顶梁支护的工作面,如底板较软,尤其需要这种柱鞋,因为它可以保证不会因支柱底座陷于软底中不能自拔而影响顶梁滑移,不能及时支护顶板造成冒顶事故。
此种柱鞋的优点是:代用了木材,提高了支护系统的刚度,充分发挥支护效能,减小支护密度,减少了投资,回收方便,不易丢失,而且保证了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煤矿折叠式柱鞋。图2为煤矿折叠式柱鞋装配图。其中(1)表示鞋芯;(2、3)表示两侧鞋帮;(4)表示耳子;(5)表示同心轴;(6)表示半圆槽;(7)表示轴耳。
经济效益:每块柱鞋年效益约为350元左右,按每块柱鞋每年复用100次,每次代用0.009立方米坑木,减少支柱投入20%计,每个工作面用1000--1500块,年经济效益可达35--40万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华照,未经毕华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1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