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耗电的交流过流断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9201053.3 | 申请日: | 1989-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0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段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云 | 
| 主分类号: | H02H3/093 | 分类号: | H02H3/09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耗电 流过 断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发明是一种低耗能,高灵敏度的交流过电流断电装置,属于电子电器类。现有的交流过电流断电装置,有电磁-机械式,电热-机械式,和电子式。电磁-机械式的缺点是无法辨识过电流是长期行为还是短期行为。电热-机械式的缺点是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灵敏度低,且二者的复位装置都安装在断电装置上,不能远距离复位,而电子式的缺点是要额外耗电,且电路复杂。
本实用新型发明提供一种稳定的,高灵敏度,电路简单,低耗电,抗干扰能力强,复位方式简单方便的交流电流断电装置。它既广泛地用于公寓、单身宿舍、办公室作限电器,又可作各种仪器设备的重复性保护装置及三相电动机的断相过载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特征在于:由电流检测电路,降压整流电路,防扰动电路,延时开关电路和断电器动作保持电路组成。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明低耗电交流过流断电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在图(1)中,电网供电由1,2两端接入,用户的负载(或用电设备)R3由3,4两端接出。当用户(或用电设备)的用电量低于设定值时,电网的电由1端和2端经过继电器的常闭触头J1和活动触头J3及电流-电压变换器L2,再由3端和4端向负载R3正常供电。流过负载R3的电流量由电流-电压变换器L2和L3变换成与之成比例的交流电压,再输入整流器D5的交流输入端,D5的直流输出端输出的脉动直流电压加在电容器C3和电阻R4,R5,R6上进行积分,电容器C3上的电压大小与流过负载R3上的电流量大小及持续时间相关,这个电压同时也加在由电阻R4和R5串联的支路上,并在电阻R4上产生一个分压,R4两端的电压同时也加在晶体管T2的基极和发射极上,当负载R3上的电流小于设定值时,R4两端的电压是低于晶体管T2的导通电压值,当流过负载R3上的电流超过设定值,电容器C3上的电压值将随时间上升。如果负载R3上的超量电流是长期行为,则电容器C3上的电压升到一定值时,电阻R4两端的电压将高于晶体管T2的导通电压,晶体管T2导通,电容器C3两端的电压经过晶体管T2的e极,c极去触发可控硅T1,可控硅T1导通。T1导通后,电源电压经电容器C1降压后,加于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器的交流器输入端,其直流输出端输出的直流电压加在继电器的励磁线圈L1的两端,继电器动作,活动触点离开常闭触点J1,而接触常开触点J2。从而切断了电网供给用户负载R3的电源。这时,虽然负载R3上的电流减小使得晶体管T2重新截止,使可控硅T1关闭,但由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是接在由D1、D2、D3、D4组成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电源电压由1端经电容器C1,整流桥D1、D2、D3、D4,继电器的常开触点J2、活动触点J3,负载电阻R3再到2端形成通路,继电器线圈L1的两端有电压,使断电器处于动作保持状态,从而使负载R3上失去应有的电压。在图(1)中,电阻R1的作用是泄放C1上储存的电荷,以防产生过电压击穿可控硅,电阻R2是可控硅T1的限流保护电阻,其作用是防止在T1导通的瞬间,产生过电流而损坏T2,C1的作用有两种,其中一是作滤波电容,其二是防止出现可控硅T1因干扰信号触发导通而使继电器误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云,未经徐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10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