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排尘装置的吸尘器无效
| 申请号: | 89200976.4 | 申请日: | 1989-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6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吕南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南利 |
| 主分类号: | A47L9/20 | 分类号: | A47L9/20 |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英烈 |
| 地址: | 北京市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排尘 装置 吸尘器 | ||
本实用新型┈带排尘装置的吸尘器,属于吸尘器领域。
迄今为止,吸尘器大都采用排风造成一定负压产生吸力(见附图3),从而经吸入口[13]吸进灰尘,在吸尘室[12]内装有滤尘袋[11],收集吸入的灰尘,滤尘袋一般由纤维网布制成。从吸尘角度考虑,如众所周知,此装置足矣。但,实际使用中,清理吸在滤尘袋上的灰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轻轻向外倒倒不干净,若用力拍打会造成尘土飞扬,污染周围环境,若用水洗,部分灰尘会弥散在滤尘袋上,再使用就会使透气性变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克服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排尘装置的吸尘器,使用此种吸尘器,排尘简单易行,且保持环境卫生。
本实用新型┈带排尘装置的吸尘器(见附图1,2),由吸尘室[6]和在吸尘室[6]上部并与之密封可拆连接的吸气排气组件[2]构成,吸气排气组件[2]包括排风扇,上面、侧面都设有排气孔,在吸尘室[6]的上部装有倒梯形框架[3],框架[3]上付有纤维织物滤尘袋[4],外缘装在框架[3]的外缘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吸气排气组件[2],上下盖都装有与吸尘室可拆连接的机构,在上盖处外缘及吸尘室上盖外缘相对称的位置开有贯穿的小孔[1][1′],在吸尘室滤尘袋[4]下方,装有盘形拍打器[5],并通过连杆[7],杠杆[8],经吸尘室外侧下方与把柄[9]相连,与吸尘管可拆连接的还有多孔的排尘头[10]。
利用本实用新型,在吸尘时,与已有吸尘器一样,接上电源,灰尘通过吸尘管吸入吸尘室,粉尘将落在滤尘袋[4]上,但在排尘时,就与现有吸尘器不同了。吸尘结束后,先关闭电源,把排尘头[10]装在吸尘管上,且插入水筒内,然后将吸气排气组件翻转180°,且使上下边缘部的排气孔相对中,这时再接通电源,气流将反向,把滤尘袋[4]上的粉尘吹下来,同时脚踏拍打器把柄[9],以拍打滤尘袋,效果更好,这时经外缘的排气孔,分流一部分气流,直接进入吸尘室,形成涡流,更便于将吹落的粉尘带入水筒。
利用本实用新型┈带排尘装置的吸尘器,吸尘效果与一般吸尘器相同,但由于带有排尘装置,排尘效果大大改善,首先,由于基本上是在封闭状态排尘的,能保持环境卫生,使用方便。另外,由于采用拍打及气流涡流(这是由边缘气流分流造成的),排尘效率高。其次,结构上未做很大变动,成本不会太高。
下面对附图加以简单说明:
附图1、2为本发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为吸尘状态,附图2为排尘状态。
1、1′┈排气孔 2┈吸气排气组件
3┈框 架 4┈滤尘袋
5┈拍打器 6┈吸尘室
7┈连 杆 8┈杠 杆
9┈把 柄 10┈排尘头
附图3为现有吸尘器结构示意图。
11┈滤尘袋 12┈吸尘室
13┈吸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南利,未经吕南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0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调空燃片装置的多用燃料炉
- 下一篇:防撬、防踹,防挤暗锁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