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器件芯片背面银系溅射金属化无效
| 申请号: | 89109303.6 | 申请日: | 198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50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春;赵忠礼;高玉芝;宁宝俊;王阳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1/28 | 分类号: | H01L21/28;H01L21/28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胜利 |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器件 芯片 背面 溅射 金属化 | ||
1、一种包括硅器件芯片背面研磨、硅器件芯片清洁处理、硅器件芯片背面溅射金属的硅器件芯片背面金属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还包括:
(1)将以下任何一组金属分层依次溅射到硅器件芯片的背面:
①第一组金属为钛、镍、银,溅射的层次是第一层为钛,第二层为镍,第三层为银,
②第二组金属为铬、银铜合金,溅射的层次是第一层为铬,第二层为银铜合金,
③第三组金属为铬、镍、银,溅射的层次是第一层为铬,第二层为镍,第三层为银;
(2)将溅射后的硅器件芯片进行用以消除溅射所造成表面损伤,增加各金属层之间的渗透及表面层的锡浸润性能的快速热退火处理,热退火采用氮气保护,退火的温度为400-500℃,退火的时间为10秒-20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器件芯片背面金属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热退火最佳温度为445℃-4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器件芯片背面金属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溅射前硅器件芯片预热温度为7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硅器件芯片背面金属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溅射钛、镍、银的厚度分别为:
钛:600埃-1000埃
镍:1500埃-5000埃
银:5000埃-15000埃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硅器件芯片背面金属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溅射铬、银铜合金时,银铜合金中银的比例大于94%,铜的比例小于6%,铬及银铜合金的溅射厚度分别为:
铬:800埃-1500埃
银铜合金:5000埃-15000埃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硅器件芯片背面金属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溅射铬、镍、银的厚度分别为:
铬:600埃-800埃
镍:1500埃-5000埃
银:5000埃-15000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器件芯片背面金属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热退火后的硅器件芯片采用铅铟银合金焊料进行氢气烧结,铅铟银合金焊料的比例为92.5∶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93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式反应器
- 下一篇:用于气体或液体的试样处理头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