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磨棍的生产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9108339.1 申请日: 1989-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51397A 公开(公告)日: 1991-05-15
发明(设计)人: 史玉山;刘天锡;刘映明;高昱洲;张正俭;吴刚;陈国彬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钢铁公司
主分类号: C22C38/04 分类号: C22C38/04
代理公司: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行健
地址: 云南省昆***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钢磨棍 生产工艺
【说明书】:

本发明属钢磨棍的生产工艺技术,包括钢的冶炼和轧制等过程。

选矿水泥制造等行业使用的辊磨机研磨介质钢磨棍,大多是用碳素结构钢(如45号钢)经切削加工而成,使用寿命短、消耗大成本高。国外有的采用连续模铸、控制冷却并按所需长度切割的方法来制造,其工艺复杂、合金元素用量大、成本高。本专利申请人(昆明钢铁公司)研制的70Mn2钢磨棍用钢,由它制成磨棍后,其使用寿命比碳素结构钢磨棍大幅度提高,并且所用合金元素为我国蕴藏量很大的锰,成本低。但由于冶炼工艺仍是采用传统的“三期操作”,即熔化期、氧化期和还原期,因而还存在生产周期长(冶炼时间长达4小时21分)、能耗高(冶炼电耗高达703KWh/T)、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70Mn2钢磨棍的生产工艺,要求制得的钢磨棍不但使用寿命长,并且生产周期缩短、能耗降低,生产率提高,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1)熔氧结合,不扒除氧化渣,包内全沉淀脱氧与合金化并吹氩处理进行电弧炉炼钢;(2)钢锭不经开坯直接进行控制轧制到使用尺寸。炼钢工艺能保证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能耗;轧制工艺能使产品具有合理的纤维分布和进一步提高耐磨性、韧性等机械性能指标,从而延长钢磨棍使用寿命。二者均能提高钢磨棍的生产效率。

70Mn2钢磨棍的化学成份为(重量百分比):C0.66~0.76,Si0.17~0.37,Mn1.40~1.80,S≤0.035,P≤0.035,Cu≤0.30,Cr≤0.35,Ni≤0.30。

本发明工艺过程如下(成分数据均为重量比):

一、电弧炉炼钢

1.备料:本发明的特征是采用低S料。

最好进料前炉底垫石灰10~25kg/T钢。若能同时再垫氧化铁皮或碎矿石10~20kg/T钢则更好。

2.熔化:本发明的特征是熔清时要求钢液中S<0.075%。

熔化期按常规工艺操作,抓紧时间除P。熔清时分析C、S、P、Ni、Cr和Cu的含量。倒出熔化渣,造新渣继续除P。

3.氧化:本发明的特征是采用高温氧化,若用矿氧法,要求脱碳量≥0.20%;若用全氧法,要求脱碳量≥0.15%;若用矿石法,要求脱碳量≥0.30%。

4.出钢条件:

本发明的特征是要求钢水中P≤0.02%,若出钢前把Fe-Mn总加入量的70%以上加入炉内,则要求S≤0.065%;若出钢时把全部Fe-Mn加入包内,则要求S≤0.055%,在这两种情况下,若钢液中S高于上述要求0.005%之内,可在出钢时顺钢流加入碳酸钠(1kg/T钢)强制脱硫。

最好把Fe-Mn总加入量的70~80%加入炉内,这样做一是为了不使钢包内的Fe-Mn加入量过大,二是可保证钢水的半还原性而有利于脱硫。最好加入少量石灰,稠化炉渣以防止回P,待搅拌充分后出钢。若使用高碳锰铁,氧末碳量最好控制在0.50~0.65%,若C低可用增碳生铁增碳,如果增碳量过大(>0.10)则不采用该工艺。

氧化末渣过多时,倒出或扒去部分炉渣。

出钢温度一般为1550~1640℃,具体视所浇注的锭型大小而定,小锭偏上限,大锭偏下限。

5.出钢:本发明的特征是包内钢水达钢包容积1/4~1/3时按顺序加入余下的Fe-Mn,以及Fe-Si和Al进行沉淀脱氧和合金化,包内钢水达钢包容积2/3~3/4时全部加完,Al用量不小于0.35kg/T钢(优取0.4~0.7kg/T钢)。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出钢后必须进行吹氩处理。吹氩操作与常规工艺的相同。最好先出钢,后出渣。

Si和Mn可以分别按82~90%和85~95%的回收率加入包内。

6.浇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浇注脱模后钢锭表面必须修整。浇注温度最好控制在高于液相线30~50℃。

在上述电弧炼钢过程中,钢包内脱氧合金化后进行吹氩处理,使钢液得到充分搅拌,促使夹杂物上浮,降低钢中氧位。由于取消了还原期,避免了电弧区氢的离解,降低了钢中氢含量。不扒渣操作若先钢后渣,包内复盖炉渣较薄,故合金回收率稳定成分易于控制。

二、轧制:开轧温度≤1200℃,终轧温度≥780℃。最好由锭到材一火成材。轧制后锯切、定尺、精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钢铁公司,未经昆明钢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8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