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图印刷所需高质量彩色出版原图制作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89108249.2 | 申请日: | 1989-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5A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地质测绘队 |
| 主分类号: | B41M3/02 | 分类号: | B41M3/02;B41C1/00 |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郭蔚 |
| 地址: | 35001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图 印刷所 质量 彩色 出版 原图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地图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是关于地图印刷所需的高质量彩色出版原图的制作新工艺。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地图使用领域愈来愈广,地图的种类愈来愈多,需求量愈来愈大;但是地图印刷所需彩色原图制作工艺一直沿用附图1所示的公知的老方法进行,其制作工艺繁琐,印刷版次繁多,质量不高,周期长、成本高,而且不易普及推广,只能局限在少数的几家地图出版社印刷。若以地图中最复杂的地质图为例,以老工艺制印,普染色12色每色深浅4个层次的地质图需晒兰图49张,做分色样图48张,全色样1张,翻修撕膜版48张,套拷36次,拷阳片12张,制版三次计36版,打二次样张,印刷12版;此外,还有线划、注记、符号色版。印的地图一般的说纸张变形较大,套印精度不高,色彩不够艳丽,周期长、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地图制印技术和生产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质量的彩色出版原图的制作新工艺。
本发明的彩色原图制作工艺是按附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
1、原稿在毛薄膜上分要素分版清绘(或全要素一版裱版清绘);
2、对裱版原图进行照相制作阴版原版(过渡版);
3、修阴版原版晒兰制作全色样图;
4、利用阴版原版翻版,修各色线划、符号、注记版;
5、将着色界线拷在氯化银干片或热定型光薄膜上。
6、将地图的各彩色线划、符号、注记等内容通过制版、打样在以聚脂薄膜为片基的氯化银干片或热定型光薄版上得到着色原图。
7、在打样的氯化银干片着色原图的背面按地图要素的色标标准用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树脂型油溶性颜料对各要素的普染色进行手工着色得到全色的彩色出版原图。
本发明用聚脂薄膜作为彩色原图的片基,利用树脂型油溶性颜料作为彩色出版原图的普染色涂料进行手工着色。该发明简化了地图制作工艺,省去了地图制印中翻版、修版、撕版、套拷阳片、打样、审核样等工序的大量工作,减少了印刷版次。使得制作的彩色出版原图色彩艳丽,普染色均匀平覆,线划、符号、注记精细、清晰,图幅尺寸稳定,精度高,原图便于修改,减少老工艺中各工序所引起的人为差错,便于贮存、再版,显著地缩短地图制印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同老工艺相比同样的普染色12色4层次地质图,新工艺只需制作全色样1张,翻版5张,套拷阳片5张,制版10版,打样1次,印刷4版。整个制印过程与常规的老工艺相比,成本降低1/2,周期缩短2/3。
本发明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公知的常规地图制印工艺的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的例图。
下面结合附图3(彩色样图),以地图中较复杂的马尾1/5万地质图彩色原图的制作为例:
(1)利用地物、地质、地貌三版的毛薄膜清绘原图。
(2)将地质图翻铬胶版4块,分别修18号色水系版,17号色地质界线、地质代号注记版,15号色断层版,20号色花纹版。翻撕膜版3块,分别套拷9号色(9)号网,5号色(6)号网、(9)号网氯化银阳片。
(3)将上述3版铬胶版翻拷阳片。
(4)将17号地质界线版拷在氯化银干片上,利用这张氯化银干片在正面将上述其他6种颜色的线划、符号、注记、花纹内容通过制版,打样在这张氯化银干片上,得到提供普染色着色的彩色原图。
(5)然后在其背面根据福建省地质图色标,将各色深浅不同的29个色层用手工的办法着色得到一张全色内容完整的精美彩色出版原图。
(6)颜料利用树脂型油溶性颜料配制而成。
(7)将彩色出版原图进行电子分色制版印刷地质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地质测绘队,未经福建省地质测绘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8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菱形花纹橡胶板拼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猪骨肉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