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防水胶的生产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89107919.X | 申请日: | 1989-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52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家盛 | 
| 主分类号: | C09J129/14 | 分类号: | C09J129/14 |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黎明天 | 
| 地址: | 530022***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水胶 生产工艺 | ||
1、一种建筑防水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先用聚乙烯醇与甲醛进行缩醛化反应,再先后加入苯酚、尿素、三聚氰胺、醋酸、乌洛托品及微量氧化锌,经缩聚反应、助剂改性及添加剂后处理而得;所加各种原料的配比(占总投料重量的百分比)为:聚乙烯醇40%,甲醛(浓度37%)35.3%,苯酚12%,尿素7%,三聚氰胺2%,醋酸1.9%,乌洛托品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聚乙烯醇在90℃温度下溶解于8倍重量的水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加入盐酸,调PH=1.5~2,缓慢注入15%(占总投料重量)的甲醛,保持70~90℃温度下缩醛化反应2小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缩醛化反应后,降温,加碱液调PH=7~8,投入氧化锌、苯酚,以及17.3%(占总投料重量)的甲醛,再升温至70~95℃,保持反应1.5小时,然后降温至70℃时加入3%(占总投料重量)的甲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缩聚反应之后在70~80℃温度下,投入尿素反应1小时,加入三聚氰胺反应半小时,再加入醋酸反应半小时进行助剂改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助剂改性之后边搅拌降温边加碱液调PH=6,待温度降至40~50℃时,先后加入乌洛托品、氨水,并调PH=7~7.5,进行后处理,当温度降至30℃时,即可出料、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家盛,未经陈家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79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J 黏合剂;一般非机械方面的黏合方法;其他类目不包括的黏合方法;黏合剂材料的应用
C09J129-00 基于有1个或多个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黏合剂,其中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以醇、醚、醛、酮、醛缩醇或酮缩醇基为终端;基于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的水解聚合物的黏
C09J129-02 .不饱和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29-10 .不饱和醚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29-12 .不饱和酮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29-14 .由不饱和醛缩醇或酮缩醇聚合,或由不饱和醇聚合物经后处理得到的醛缩醇或酮缩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29-04 ..聚乙烯醇;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的部分水解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