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定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9106726.4 | 申请日: | 1989-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35B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谢进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进仁 |
| 主分类号: | E05B65/06 | 分类号: | E05B65/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舒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定 装置 | ||
本发明和锁定装置有关,特别有关一种对转动之物件产生自动单向锁定效果之锁定装置。
众所周知,截至目前为止无论一般日常生活或者产业界在将转动之物件锁定时通常是于该等物件上装设锁具直接锁定该物件,譬如门窗,它通过铰链之轴来产生回转动作,当要将其锁定时,就装设一锁具于该门窗上,然后在其闭合位置将之锁定;只是该等常用者不管如何锁定,锁定后该转动之物件即无法在任何方向上转动;此种锁定方式对于某些必须能在一方向上转动而在另一方向上锁定之转动物件而言就无法适用。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定装置,它可对转动物件产生单方向之锁定效果。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则在提供一种锁定装置,该被其锁定之转动物件在向未锁定方向转动后,可自动地对其锁定方向产生锁定作用。
根据本发明之一种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用来与转动物件转动轴枢接之从动件,它可被该转动轴所带动;一制动件可在第一及第二位置活动之方式与该从动构件枢接,当其位于第一位置时则对该从动件产生制动作用,当其位于第二位置时则该从动件呈开启状态;一锁具,为固定于该被锁定物上,其具有一锁心;藉助锁心与该制动件枢接,当锁具位于闭锁位置时,该制动件被带往其第一位置,于是该制动件即对该从动构件产生单方向之制动作用,使该转动物件之转动轴仅能往未被锁定之方向转动,而当该锁具位于开启位置时,该制动件被带往其第二 位置,于是该从动件即呈开启状态,使该转动件可以在任何方向转动。
根据本发明一种锁定装置之另一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离合机构,为设于该锁具锁心与该制动件之间使该二者以离合方式枢接,当位于接合位置时,该制动件可被该锁具所带动,当位于脱离位置时,则该制动件不受该锁具之控制。
根据本发明一种锁定装置之又一特征在于其更包含有一复位驱动件,它设于该从动件与该制动件之间,当该锁定装置被开启后,其从动件在随着转动件之转动轴往原先被锁定之方向转动至预定位置后,该复位驱动件可随着该从动件之转动而将该制动件从第二位置带往第一位置,于是该锁定装置在经未被锁定之方向转动回复至原位后可自动地对该锁定方向产生锁定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之锁定装置做一抽象之描述,现举一较佳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与被锁定物件枢接时之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之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于图1中2-2方向上之剖视图,其中该锁具与该制动件呈脱离状态。
图5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于图1中2-2方向上之剖视图,其中该锁具与该制动件呈接合状态。
图6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于图1中3-3方向上之剖视图。
请参阅各附图,在该图1中所示之被锁定件(1)及其所依附之固定件(2)仅是示意,并不具体的代表何种物体,其中该被锁定件(1)是以其转动轴(3)做上下转动,本发明之锁定装置(10)就固定于该固定件(2)上且与该转动轴(3)枢接。
该锁定装置(10)包含有一壳体(20),一盖板(30),依次置于该壳体 (20)内部之锁具(40),制动件(50),棘轮(60)以及复位驱动件(70)。
该壳体(20)具有一长椭圆形部(21)及一自该长椭圆形部(21)下端往外延伸之筒部(22),该长椭圆形部(21)设有一8字形中空容室(23)(如图6所示),该筒状部(22)设有一通孔(24)与该中空容室(23)相通。
该锁具(40)具有一大外径部(41)。一小外径部(42)以及一置于该小外径部(42)内之锁心(43),该锁心(43)之心轴(44)延伸至该大外径部(41),在组合上,该锁具(40)藉助其小外径部(42)上所设之二嵌入槽(421)(422)嵌合于该壳体(20)筒状部(22)之通孔(24)内,该通孔(24)在设计上为具有一小内径部(241)及一大内径部(242),二者间形成一肩部(243)(如图3所示),该锁具(40)之二嵌入槽(421)(422)即嵌合于该小内径部(241)所设之二凹肋(244)(245)上,并使该大小外径部(41)(42)所形成之环肩部(45)贴合于该肩部(24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进仁,未经谢进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67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