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消音器无效
| 申请号: | 89106626.8 | 申请日: | 1989-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94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宏 |
| 主分类号: | F01N1/12 | 分类号: | F01N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郎秀英 |
| 地址: | 10009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消音器 | ||
本发明涉及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领域,主要应用于内燃机排放废气的消音。
现有排气消音器的种类很多。传统的排气消音器有直通式和回流式两大类,其结构都是固定的靠使废气多次改变流动方向,流过形状和尺寸不断变化的断面来消耗其能量、有的还充填耐热用的消音材料。为了改善排气消音效果,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废气的排出阻力,降低了发动机的有效功率。
近年来出现一些内部有可运动部件的排气消音器,如SU1245729-A,DE3503501-A,GB2204639-A,CN86107910-A等等,他们多由进气口、排气口、消音器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声、气阻尼衰减排放装置,如一个或一组受声、气浪冲击可旋转的叶轮构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有可动结构的螺旋消音器,解决了排气消音与发动机功率下降的矛盾,使之消音性能良好。
图1、图2为螺旋消音器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作以说明。
本发明是由进气口(1)、轴承(2)、壳体(3)和排气口(4)构成,壳体(3)上均布n个废气排出口(4),壳体(3)为中空的空间复杂曲面体,近似环状采用薄壁结构。
本发明的螺旋消音器壳体不是固定的,其内部无任何运动部件。靠发动机废气排放时的反作用力而高速旋转,废气在近似于环状的壳体(3)中形成螺旋运动。
废气流在排出螺旋消音器时,作功使得壳体高速旋转,损耗了废气的能量;在壳体内的废气流呈螺旋形运动,增大了其在排气消音器中的停留时间,相当于延长了排放流程,这不仅有利于废气的降温,而且在螺旋中央处形成了与大气压力相近甚至低于大气压的“空管”,这一低压区有利于下一循环或下一缸的排气。
本发明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
壳体(3)借轴承(2)支撑并可绕其旋转。壳体(3)为中空的空间复杂曲面体薄壁结构,沿壳体(3)的外围均布3个排气口(4)。壳体(3)的轴向断面,各排气口(4)之间的壳体外轮廓线为螺线,其径向断面呈“ω”形,中央尖锥对准进气口(1)的中心。
工作时,废气经进气口(1)流入壳体(3),壳体(3)的中央尖锥引导废气流沿壳体(3)的“ω”形径向断面做旋转运动,同时沿着由螺线构成的逐渐扩大的轴向断面边扩张边流向排气口(4)。两种运动的合成,形成了废气相对于壳体(3)的螺旋运动。废气在经排气口(4)排出的同时,其反作用力推动壳体(3)绕轴承(2)旋转。
本发明的实施例2如图2所示:
(5)为二级螺旋消音器,安装在一级螺旋消音器(2)的各个排气口(4)上。本实施例实质为一多级螺旋排气消音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宏,未经林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6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测量中的抗干扰方法
- 下一篇:回收饮食玻璃包装物的清洁消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