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收饮食玻璃包装物的清洁消毒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9106590.3 | 申请日: | 198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27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砚;黄保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砚;黄保栋 |
| 主分类号: | B65B55/06 | 分类号: | B65B55/06;A61L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德桢 |
| 地址: | 北京市玻***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饮食 玻璃包装 清洁 消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的是对回收饮食玻璃包装物的清洁消毒方法。
饮食玻璃包装物,如啤酒瓶、酱油瓶、汽水瓶等,一般都要回收,再加以利用。其清洗干净并杀灭玻璃包装物上经消费者使用后可能污染、滋生的大量病毒、细菌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各生产厂家重新使用回收玻璃包装物都是首先经过碱水浸洗,然后再用净水冲刷。这种处理方法有很多缺点:首先,有的玻璃包装物在消费者手中可能又乘别的东西,如食用油,回收之后露天存放时间一长,瓶内物发霉,霉变物牢固地粘附于瓶壁上,这种洗刷方法根本洗不干净;其次,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各种腐臭气使工作环境恶劣,强碱液刺激工人皮肤,有碍工人身心健康;第三,大量清水洗玻璃包装物,浪费水源;第四,碱水排放,污染环境,如要加以处理后排放,又增加新的物料消耗。总之,这种处理方法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能源的浪费,而且生产效率低、杀灭病毒亦不彻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并设计一种对回收玻璃包装物进行二次退火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一系列缺点,达到彻底消毒,同时由于采用二次退火,可进一步消除回收玻璃包装物内在的应力集中,提高耐压能力,减少灌装时破损浪费。以啤酒瓶为例,新瓶出厂时标准为12公斤,灌装时破损率可高达10%,回收瓶二次退火后,90%以上的瓶子耐压可达17~18公斤,少量耐压可达20公斤以上,这样破损率自然下降。
本发明方法如下,采用现有的生产新玻璃包装物的退火炉及其附属设备,这种退火炉是用耐火砖砌的几十米长的通道,通道内下边是用电动机带动的钢制链条传送带,带上放置玻璃包装物,如啤酒瓶。整个退火炉共分三个温区段,升温区段、高温区段和降温区段,在高温区段,从退火炉的侧壁伸进加热管,从玻璃包装物的下面向上喷可燃煤气、天然气或燃油加热回收玻璃包装物。传送带以6米/小时~12米/小时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从室温到达高温区段的时间视不同玻璃包装物不同而不同,总的原则是以玻璃包装物不“炸”为准,一般在5分钟~30分钟的时间内把其从室经升温区段送入高温区段,其温度为300℃~600℃,保持15~60分钟,这时回收玻璃包装内的残留物全部灰化为轻飘物,任何菌毒均被杀死。然后传送带把回收饮食玻璃包装物在1.5小时~3小时的时间内经降温区段降至室温送出退火炉。在降温区段,从炉底向炉内送自然风,以加速降温,热风从炉上烟囱中抽走。
传送带的速度可优先用9米/小时~12米/小时。
高温区段的最高温度可优先选择500℃~550℃。
回收饮食玻璃包装物可在原传动速度、原最高温度范围或优先选用的传动速度或优先选择的最高温度的范围,使传送带在10分钟~15分钟的时间内把其加热到最高温度,保温20分钟~30分钟,然后在1.5小时~2小时的时间内把其降至室温,送出退火炉,装袋待用。
附图:回收饮食玻璃包装物二次退火原理图
1、玻璃包装物(如啤酒瓶、汽水瓶)
2、退火炉 3、传送带 4、支承辊
5、主动转辊 6、升温区段 7、高温区段
8、加热管 9、降温区段 10、送风管
11、烟囱
实施例1
把回收的啤酒瓶1装在现有生产新啤酒瓶退火炉2的传送带3上,传送带由支承辊4支承着,由电机带动的主动转辊5带动做匀速运动,速度为12米/时,经10分钟传送带把啤酒瓶从室温经升温区段6送入高温区段7,高温区段内有天然气加热管8,管内喷出的燃气加热啤酒瓶,啤酒瓶受热最高温度为500℃,保持30分钟,此时瓶内外粘附的残留物灰化,细菌、病毒全部杀灭,然后传送带把啤酒瓶送入降温区9,在降温区,炉底置有送风管10向炉膛送自然风,炉顶置有烟囱11抽风,以加速炉膛降温,从而加速啤酒瓶降温,经2小时啤酒瓶降至室温送出退火炉,装袋待用。
实施例2:
把回收的汽水瓶1装在现有生产新汽水瓶退火炉2的传送带3上,传送带由支承辊4支承着,由电机带动的主动转辊5带动做匀速运动,速度为9米/小时,经15分钟传送带把汽水瓶从室温经升温区段6送入高温区段7,高温区段内有天然气加热管8,管内喷出的燃气加热汽水瓶,汽水瓶受热最高温度为550℃,保持20分钟,然后传送带把汽水瓶送入降温区9。在降温区,炉底置有送风管10向炉膛内送自然风,炉顶置有烟囱11抽风,经1.5小时汽水瓶降至室温送出退火炉,装袋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砚;黄保栋,未经杨春砚;黄保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6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消音器
- 下一篇:汽车方向盘万向缓冲安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