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的鞍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9106331.5 | 申请日: | 198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6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01 | 
| 发明(设计)人: | 苏嘉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嘉铸 |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香港九龙牛***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鞍座的改进。
现有自行车鞍座只对骑行状态是最佳高度,两脚不能着地,停车必须下车站立,以至反复上下车不胜其烦,尤其红灯路口常常挤到竟无下车余地,连环压撞倒车屡见不鲜,特别是紧急下车来不及更易摔倒出车祸。对此,现有技术或是加升降鞍座机构,或是加副轮等支撑机构,但其大都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容易损坏;或是降低车架与鞍座高度,使停车时两脚着地,不必下车,但又造成骑行姿势欠佳,容易疲劳。
本发明目的是创造一种骑姿最佳又能用脚着地的鞍座,以策安全。
为此,本发明设置阶梯形鞍座,后部为高座位,适合正常骑姿,前部为低座位,刹车同时移前坐低位,用脚着地稳住,不必下车,起行后屁股抬起移后坐高位骑行。
本鞍座装置中,座板用塑料或复合材料或金属板加工成阶梯形,前部低座板下面隔着软垫片靠在车架横梁上,对于非水平横梁之车,如女车等,则备用一段代横梁支撑前部低座板,代横梁插(套)接于支撑管(杆)的横叉管(杆),其高度相当于或最好低于水平横梁;后部高座板下面借助弹性减震机构支撑在车架的座管上端,该减震机构可以经弹簧夹在支撑管(杆)或其叉管(杆)上,也可以是弹性钢板裁冲出座板及其弹性突耳夹在支撑管(杆)或其叉管(杆)上,还可以是密闭中空的全塑鞍座,利用密封空气受体重压缩产生的弹性缓冲力与塑性外壳的弹性力结合减震,而全塑鞍座构件实芯内镶嵌的金属加固件及高座侧面的波浪构型,可增加鞍座的受力强度,使受力更合理,更牢固,更富有弹性。低座板下之前突耳可沿横梁前后移动调节,高座板下连接支撑管(杆)或其叉管(杆)上的不同调节孔,从而可前后上下调节鞍座位置,其前后调节范围较大,但因有了高低座位,整个鞍座的上下调节范围可以较小。
由于阶梯鞍座有高、低座位,高位可保持最佳骑姿,骑行中高低换位便捷、安全,换低位停车快捷,用脚着地,稳住支撑不倒,不必下车,可稳坐等候红灯;又便于上车起行;便于学骑车和急刹车;低座位还可作为骑带小童的座位;当高低位差较大时,高位前缘可作低位靠背,下长坡时换坐低位滑行,安全舒适;另外,低座位还可使自行车适合改装成不倒的轻便摩托车。
下面结合简图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鞍座装置的侧视图。
图2、图1座板的俯视图。
图3、图1鞍座装置的后视图。
图4、本发明另一种鞍座装置的侧视图。
图5、图4鞍座装置的后视图。
图6、本发明再一种鞍座装置的纵剖视图。
在本发明自行车阶梯鞍座装置中,低座位突耳连接横梁(或代横梁),高座位可采用现有鞍座后部结构。
此外,如图1、图2、图3,本发明可以是:高座板1和低座板3用塑料或复合材料或金属板加工成阶梯形,上面固定复盖软座垫2、低座板3及其突耳6隔着软垫片4扣在横梁5(或代横梁)上,用螺栓7夹住;高座板下面连接弹簧11,弹簧11下端套在螺栓10上,加垫片37,经调节孔连接在支撑管(杆)9(或叉管)上,支撑管(杆)9插接在车架的座管8上端。上车时,先稳坐低位3,蹬行后扶稳把手滑行,两脚同时蹬住踏板,迅即用力抬起屁股后移,坐上高座位1正常骑行;刹车时,身体顺惯性前移,迅即换坐低位3,同时用脚着地稳住;学车时,坐低位3不倒车,学会骑行后自然容易掌握换移高低位。
如图4、图5,本发明也可以是:高座板12和低座板14用薄钢板加工成阶梯形及其前突耳16和后突耳23,中部36稍后弯,上面固定复盖软座垫13,低座板14下之前突耳16隔着软垫片15扣在代横梁18(或横梁)上,用螺栓17夹住;代横梁18插接(套接)于支撑管(杆)20的横叉管(杆)24;高座板12下之后突耳23用螺栓22和垫片37经调节孔连接在支撑管(杆)20(或叉管)上,支撑管(杆)20插接在车架的座管19上端。后突耳23或代横梁18连接在不同的调节孔21上,可使鞍座向前后调节或上下微调。在一块弹性薄钢板上冲压出高座板12和后突耳23后,把后突耳23向下弯,再扭曲成图示形状。后突耳23也可以做成波浪形的,并连接在后叉管上。
如图6,本发明还可以是:座板25是用全塑或复合材料制成密闭中空的鞍形箱,高座26与低座板28及其前突耳30和支撑杆(管)34构成一体;高座26四周侧面可制成波浪形弯凹状,重型鞍座可在其构件实芯内镶嵌钢带35;高座26下之支撑杆(管)34插接在车架的座管33上端,低座板28下之前突耳30隔着软垫片29扣在横梁32(或代横梁)上,用螺栓31夹住。
本发明还可以是多级阶梯鞍座装置,唯其他部件须配合调整,以便男女老少多人同时或不同时合用一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嘉铸,未经苏嘉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6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增强巴氏合金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自动快速张紧构件的棘轮手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