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取五氧化二钒的焙烧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89105480.4 | 申请日: | 1989-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41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祥;李荣兴;成跃;陈燕玉;徐俊花;霍健;白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河北省承德市化工二厂 |
| 主分类号: | C01G31/02 | 分类号: | C01G31/02;C22B3/04;//C22B34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化工研究院总工专利室 | 代理人: | 史毅军,潘中亮 |
| 地址: |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取 氧化 焙烧 工艺 | ||
本发明是从含钒钢渣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焙烧工艺。
钒钛磁铁矿在炼钢过程中,钒富集在钢渣中,称为钒渣。目前,从钒渣中提钒,一般是配加适量的钠化剂如碳酸钠、氯化钠等,然后在转窑中于700~800℃高温焙烧,熟料经浸取,使生成的可溶性偏钒酸盐转入溶液,从而达到制取五氧化二钒的目的。但是上述方法在焙烧过程中炉料易烧结,致使反应速度及转化率都较低。另外,这样焙烧出的熟料还存在过滤困难的问题。为了提高钒资源利用率,经常是不得不采用两次焙烧,两次浸取的工艺,这又带来能源消耗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改进的焙烧工艺。
本发明将钒渣与钠化剂混合,同时配加适量的含镁添加剂,然后置于高温炉中于氧化气氛中焙烧,熟料冷却后浸取,使生成的偏钒酸盐转入溶液,达到制取五氧化二钒的目的。
钒渣一般含五氧化二钒10~20%,其中90~95%的存在于钒铁尖晶石结构中,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主要有如下反应:
本发明为使反应能迅速充分地进行,要求钒渣的粒度应小于120目为宜。
本发明采用碳酸钠和氯化钠为钠化剂,它们在高温下分解为Na2O,然后与分解的钒铁尖晶石反应生成偏钒酸盐,这样在浸取时钒才易进入溶液。钠化剂的填加量为钒渣的20~45%,其中碳酸钠为55~75%,氯化钠为25~45%。本发明采用的含镁添加剂可以是氧化镁,菱苦土,碳酸镁,轻质碳酸镁以及氯化镁等。配加的比例为钒渣的5~24%,当然在14~22%范围内本发明认为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焙烧是在氧化气氛中进行,因为无论是钒铁尖晶石和氯化钠的分解,还是低价钒的氧化等,都需要有氧参加。由于本发明配加了适当的含镁添加剂焙烧温度可高达900℃以上,使焙烧温度在700~950℃这个大范围内均可取得理想的焙烧效果,当然在800~900℃是本发明最理想的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本发明认为在2~4小时内为宜。
由于本发明配加了适当的含镁添加剂,熟料也极易过滤,焙烧温度可高达900℃以上,钒的转浸率可以达到94~98%。
实例1
称取含钒10.5%的钒渣25g,粉碎过120目筛,加碳酸钠7g氯化钠4.5g,氧化镁5g,混均后在马福炉中于900℃焙烧2小时转浸率为97.96%。
实例2
称取含钒7.45%的钒渣25g粉碎过120目筛,加碳钠5.5g氯化钠2g,碳酸镁6g,混均后在850℃焙烧2小时,转浸率为94.53%。
实例3
称取含钒8.52%的钒渣25g,粉碎过120目筛,加碳酸钠4.5g,氯化钠1.5g,轻质碳酸镁3g,混均后在750℃焙烧3小时,转浸率96.15%。
实例4
称取含钒7.01%的钒渣25g,粉碎过120目筛,加碳酸钠4g氯化钠2.5g,菱苦土3g,氯化镁1g,混均后在800℃焙烧2小时,转浸率98.10%。
实例5
称取含钒7.45%的钒渣25g,粉碎过120目筛,加碳酸钠5.5g,氯化钠2g,120目菱镁矿粉6g,混均后在850℃焙烧2小时,转浸率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河北省承德市化工二厂,未经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河北省承德市化工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5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维尼纶装饰塑料贴面
- 下一篇:卧式固定竖压室差压力压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