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膜型含农药肥料及其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89105427.8 | 申请日: | 1989-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87A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14 |
| 发明(设计)人: | 臧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5G5/00 | 分类号: | C05G5/00;C05G3/02;C05G3/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栗仲平 |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膜 农药 肥料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膜型含农药肥料及其制造工艺,特别是表面具有一层膜壳的含农药颗粒肥料以及它的制造工艺。
对农作物进行根区施肥(杀虫剂与杀菌剂),是一项具有较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现有技术,它是将杀虫剂如呋喃丹石腊包膜颗粒或杀虫双大粒剂施入土壤,比地面喷施药效高,治虫时间长,又可报护天敌。但颗粒型杀虫剂加工复杂,无法普遍推广。如果在颗粒肥料中加入农药,虽可做到农药根施,但有不少弊端:由于杀虫剂通常都有毒,农民施用时既接触肥料,又接触农药,因此,很不安全。杀虫剂又常有挥发性,储藏运输过程中袋子破损后就很易失效和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药与化肥混配的根施技术,它能达到农药根施的效果与效益,同时免除施用时的农药接触毒害与储藏、运输时的污染,还可减少袋子破损后农药挥发造成的药效损失。其生产工艺应简单、可行。
本发明方案如下:在现有的颗粒肥料中,加入适当种类与适当数量的农药,一般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浓度为肥料的0.3%-0.35%,混合均匀后,按制造颗粒肥料的现有技术,在转盘内滚动成粒。如果物料过干,可适当喷水。颗粒的直径一般在4mm-8mm之间,大粒剂可达15mm。然后开始制膜工艺:对于本身不含酸,而含非结晶硅酸钙的物料,例如钙镁磷肥、硅藻土、膨润土等。成粒后喷洒含粘结剂的酸溶液,例如磷酸或硫酸,喷洒量可占物料总量的3%左右(体积比)。其中的粘结剂可以是尿素或硫铵。继续滚动,酸与钙盐即可发生反应,生成物沉淀在颗粒表面而成膜。对于本身含有游离酸的物料,如过磷酸钙、磷酸铵、磷石膏等,成粒后加入非结晶硅酸钙或碳酸钙的粉状物料于盘中,继续滚动1-2分钟,即可成膜。
对于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的农药,例如甲基异硫磷,可以先按常规制出颗粒肥料,按上述工艺制出包膜以后,将农药加入转盘滚动,使农药包裹在颗粒肥料外面(药量仍为0.3%左右),然后喷洒水玻璃(硅酸钠),使其包裹于农药之外形成又一包膜,以此制成另一种结构的包膜型含农药肥料。对其他农药,也可按此工艺制成这种结构的包膜肥料。
本发明为解决肥料、农药混施技术与农药根施技术中存在的农药毒害、污染与挥发等问题,提供了较理想的方案,并可利用现有盘式造粒的混配复肥加工设备和国产农药进行生产。经大面积田间试验证明,包膜型含农药肥料不仅达到根区施药具有的药效高和保护天敌的要求,而且可以安全运输、储藏和施用。并实现一次性施肥,又完成治虫、防病,有时还包括除草等任务,符合当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要求田间作业尽量简化的需要。对几种杀虫剂和肥料混合后的稳定性测定结果,不存在农药在化肥介质中很快失效问题。含农药肥料加工成上述包膜型后,还具有耐压、含水量低于5%和不潮解等优点。
现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以30%过磷酸钙、35%尿素与15%钾肥为主要成分的复合肥料,针对不同农田加入适量硼、铁、锰、锌、钼和稀土元素。根据肥料单位面积施用量,确定农药的加入量。一般每亩25公斤肥料,杀虫剂有效成份浓度为肥料的0.3%-0.39%。将农药(如乐果或杀虫双)与肥料混匀,然后在转盘内滚动成粒。在盘内加入钙镁磷肥20%左右,继续滚动1-2分钟,即可成膜。
实施例2:以钙镁磷肥为主要成分的肥料中加入0.3%杀虫脒,如需要还可加入除草剂,制成粒肥后,在表面喷洒硫酸溶液,酸液浓度为5%-30%,酸内加入5-20%的尿素或硫铵作为粘结剂,喷洒量以粒肥表面均匀沾湿为度。肥料中的非结晶硅酸钙与酸反应,即可成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54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装饰无基层工艺,结构及可调式膨胀栓
- 下一篇:可调式脊椎内固定复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