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短绒提取工艺及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89105334.4 | 申请日: | 1989-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69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纪亮;江培科;魏学礼;丁洪智;王培喜;卢金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城市棉油加工厂 |
| 主分类号: | D01B1/02 | 分类号: | D01B1/02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张建成 |
| 地址: | 山东省诸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棉短绒 提取 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棉短绒的提出工艺及专用于该工艺中的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将废弃于棉籽壳上的残绒与棉籽壳体分离并加以收集的方法和通过破碎棉籽壳促进壳绒分离的设备。
在棉花加工行业中,从轧花工序排出的棉籽一般含有12%-14%的棉短绒。将棉短绒剥离的方法很多。例如目前普遍采用的带有锯片轴结构的棉籽剥绒机和1986年11月12日由中国专利局公开的(公开号CN851037,20A)采用研磨辊结构的棉籽剥绒装置等。其中,利用锯片轴的锯齿将棉籽上的棉短绒刮剥下来的必要条件是使棉籽与锯齿相互间有一个压力。因棉籽为椭圆形状,故在剥绒机工作箱内旋转中的棉籽,其长轴总与锯片轴轴线平行,棉籽两端对锯齿的压力为零(理论值)。所以,这部分棉短绒因无法刮剥而残留在棉籽壳上。实践证明:残留于棉籽壳上的短绒约占棉籽含短绒总量的28~33%。当棉籽在榨油作业中剥壳后,上述残存的棉短绒便成为废弃物。基于同样的基理,“研磨辊结构”的剥绒机亦会出现“残留”棉短绒。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棉短绒回收的工艺方法和专用于该方法的设备,利用该方法可将棉籽壳上残存的棉短绒回收。
本发明提供的棉短绒提取工艺包括壳绒分离工序。除尘工序、清杂工序,其中,首先进行的分离工序是将榨油作业中分离出的棉籽壳破碎,同时进行壳与绒分离的加工。
壳绒分离机是完成上述棉短绒提取工艺的关键设备,它包括带有棉籽投放口的机壳,安装于机壳内的转子和位于机壳内壁与转子之间的筛网,特征有四:其一,转子上接近转子轴孔处开有轴向风孔,在轴向风孔的一侧有一导向叶片,在与轴向风孔对应的机壳上有一轴向吸绒孔;其二,在转子的外缘处安装着锤片,与锤片配合作用的牙板固联于机壳内壁上;其三,筛网位于机壳下部的排屑口处,筛网上均布着长边与转子轴线相垂直的条状孔;其四,封闭的料室与机壳排屑口相接通,并设有风机联通管接口。
为了便于棉籽壳屑通过筛网,同时防止未破碎的带有棉短绒的棉籽壳漏出筛网,根据棉籽壳屑的形状特点,在本发明中,壳绒分离机选用的筛网网面其条状孔的宽度为0.7mm~1mm,长度为4mm~6mm。
本发明的优点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棉籽的“残绒率”,从而可增加棉短绒资源20%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吨绒耗电减少25%左右,吨绒加工成本降低近50%。由于本发明最终可将棉短绒全部回收,所以对剥绒工序的“残绒率”指标可从4%升为6%,其结果能使原剥绒工序的单位处理能力增加30%,产品单位加工成本降低20%,且质量提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壳绒分离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转子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视图;
图6是壳绒分离机中筛网的示意图;
图7是配料箱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是输入铰龙,2是配料箱,3是壳绒分离机,4是溢出口,5是引风机,6是尘绒分离装置,7是除尘风机,8是振动平筛,9是清绒机,10是产品绒出口,11是输出铰龙,12是棉籽壳屑出口,13是棉籽壳屑出口,14是连通管,15是连通管,16是吸绒管,17是料室,18是监视窗,19是转子,20是导向叶片,21是轴向风孔,22是进料斗,23是机壳,24是牙板,25是轴向吸绒孔,26是筛网,27是锤片,28是配料箱壁,29是手柄,30是定位架,31是固定螺栓,32是料门。
如图所示:实施壳绒分离是本发明的第一道工序,该工序由专用设备壳绒分离机来完成。与常规的壳绒分离设备不同本发明中的,壳绒分离机参照了现有技术中的饲料粉碎机,利用安装于转子(19)上的锤片(27)与装于机壳(23)内壁的牙板配合完成棉籽壳的破碎。但这类粉碎机用于破碎棉籽壳并满足棉短绒提取的需要还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a)棉籽壳破碎后颗粒太小,因此造成产品含杂太高,且不易去除,若以增大网孔直径的方法来补救,虽然能获得一定效果,但又会造成壳绒分离的不完全。(b)工作中,由棉籽壳上分离出来的长纤维无法排出,造成堵塞网孔,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同时长纤维在机壳内受到反复冲击,牵拉,其长度受损太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城市棉油加工厂,未经诸城市棉油加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53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向后接脚兼容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处理机芯片
- 下一篇:荫罩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