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红参茶饮料的配方及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9105064.7 | 申请日: | 198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43A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景伟 |
主分类号: | A23F3/00 | 分类号: | A23F3/00;A23L2/38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述学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红参 茶饮料 配方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系采用我国传统的茶叶为主料,配之以由红参及蜂蜜特制的固体颗粒制剂,制作成固体红参茶饮料的生产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叶,或是缺乏营养、或是成份单一。因而,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已经开始注意用我国传统的茶叶制作各种营养型饮料,如中国专利CN86105293A、CN87104009A、CN88101580A。上述三项专利分别公开了“风味绿茶冷饮料的制造方法”、“神奇矿泉益寿茶”及“一种保健滋补营养饮料的配比及制备方法”等技术,但上述三项专利仍有一定的缺陷,如CN86105293A、CN88101580A就存在着生产周期长、工艺繁杂等不利之处,CN86105293A的突出缺陷,是需要在饮料中添加化学添加剂,CN87104009A则偏重于在茶叶中强化微量元素。CN88101580A则需要将有关成份捣碎后在开水中浸泡长达3~5天,并需在严格的消毒条件下,经2~12天人工发酵,制作成酸性液体饮料。上述三项专利均与我国人民目前的饮茶习惯有较大出入。因而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即符合人们的传统习惯,又具有高级、全面的营养价值的固体饮料。
在本发明之前,用人参及茶叶制作成高级固体复合饮料的技术一直未见记载。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科学、合理地综合茶叶及人参的营养作用,进而可以向人们提供一种具有高级复合性能、营养全面的固体饮料,这种饮料不仅保留了茶叶本身原有的营养成份和天然风味,而且更加有助于人体素质的提高。
本发明采用独特的构思,解决了在不破坏原料茶叶的前提下,将红参及蜂蜜均匀地混合在各种茶叶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鲜参经挑选、净洗、蒸熟、烘干为红参,粉碎为红参粉末,然后按红参粉末1000克蜂蜜1500~2000克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条状固体颗粒制剂,最后将条状固体颗粒制剂按预定比例均匀地混合在各种茶叶中,包装即可。
各种原料茶叶的用量为固体饮料重量的70~85%,至多不超过90%,最好为75~85%。
红参在固体饮料中的用量为固体饮料重量的4~11%,至多不超过15%,最好为4~10%。
蜂蜜用量,以成品饮料中重量百分含量不超过26%为限,最好为6~21%。
本发明采用蜂蜜有如下两个作用:
其一是可以将红参粉末制成条状固体颗粒制剂;
其二是可以有效地调节红参粉末固有的苦涩味道,同时使所得固体饮料的营养成份得到强化。
采用蜂蜜将红参粉末制成条状固体颗粒的突出优点是:所制得的条状固体颗粒可以按任意比例同茶叶均匀地混合。
固体红参茶饮料中各种营养成份的含量标准为:(以干物质计)
茶多酚:16~25% 生物碱:2.5~4.0%
糖类:20~35% 蛋白质:20~25%
天然色素:0.8~1.0% 总人参皂甙:0.1~0.4%
芳香物质:万分之二
本发明具体工艺过程用以下实施例说明:
1、红参粉末的制备
将精选之鲜参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蒸笼内,加热,控制气相温度为95℃~100℃,蒸15~20分钟,取出,置于烘箱内,在温度80℃~140℃条件下干燥,控制固体湿含量至5%以下,即为红参。将干燥后的红参送入粉碎机粉碎,然后过40目筛,将小于40目的红参粉末继续粉碎,取大于40目的红参粉末密封备用。
2、条状固体颗粒的制备
取40目以上红参粉末1000克,加入1500~2000克蜂蜜,在混料器内搅拌均匀后,用14~20目筛网制成条状颗粒(或由制粒机制成条状颗粒),然后,将湿颗粒送入真空干燥箱干燥(或采用气流干燥),真空度控制范围为400~700mmHg,温度控制范围为55~70℃(若采用气流干燥,可将70℃~100℃之热空气鼓风流经干燥室),至湿含量为10%以下时,停止干燥,将制得的条状固体颗粒称重后密封备用。
3、产品的制备
取花茶(或红茶、或绿茶、或乌龙茶)700~950克,加入制得的条状固体颗粒50~300克,在混料器内均匀混合后,经化验合格、包装、入库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科学、合理地综合了茶叶及人参的营养作用,并完好地保持了茶叶本身原有的天然风味。采用将蜂蜜与红参粉末制成条状固体颗粒的独特方法,解决了红参粉末及蜂蜜在各种茶叶中的均匀分布问题。
由于本发明将红参与日常消费饮料茶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本发明产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大大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景伟,未经王景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5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