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相聚合方法和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89104801.4 | 申请日: | 1989-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78C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1 | 
| 发明(设计)人: | 琼-克劳德·希诺;安德烈·杜梅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BP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34 | 分类号: | C08F2/34;C08F10/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杰 |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聚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含有2-10个碳原子的一种或多种链烯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在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体系或基于铬氧化物的催化剂存在下的气相聚合的方法,链烯可以连续地或间断地给入反应器,聚合的在流化床中在低于其熔点的温度下生成,并加续地或间断地从反应器排出,床中的固体粒子借助于包含一种或多种要被聚合的链烯的气态反应混合物而保持为流化态,气态反应混合物以上升流通过反应器,从反应器的顶端离开并通过循环线路返回反应器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循环线路包括,在气态反应混合物的流动方向上依次为,第一传热装置、压缩机和第二传热装置,其特征还在于:
-一种易挥发液态烃或者给入第一传热装置的进口或者在上流并在第一传热装置附近给入循环线路,使得进入第一传热装置的混合物至少部分含有该易挥发液态烃,
-气态反应混合物被第一传热装置冷却到温度T2,T2低于T1并使得该混合物中没有气态组分凝结以及使得该易挥发液态烃在第一传热装置挥发,以及
-已加入烃的气态反应混合物被第二传热装置冷却到温度T3,T3低于T2并使得流化床的温度保持在要求的温度T1。
2、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征在于易挥发液态烃包含至少一种惰性烷烃、或至少一种链烯或二烯烃、或这些产品的混合物。
3、权利要求2的方法,特征在于惰性烷烃为选自含有2-7个碳原子的烷烃。
4、权利要求2的方法,特征在于链烯为选自含有3-10个碳原子的链烯或二烯烃。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气相聚合是在具有2-8个碳原子的一种或多种烯烃的存在下进行的。
6、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征在于易挥发液态烃在它离开第一传热装置时完全呈气态。
7、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征在于流化床反应器上安装有增稳室。
8、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征在于易挥发液态烃在上流和在第一传热装置附近引入循环线路。
9、权利要求8的方法,特征在于易挥发液态烃导入循环管路,其离第一传热装置进口的距离应使得加入气态反应混合物的易挥发烃的平均停留时间在其到达第一传热装置的进口之前少于1秒。
10、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征在地温度T2低于T1至少20℃,并且高于气体混合物的露点2℃以上,该气体混合物在第一传热装置的出口处含有气态反应混合的和易挥发液态烃,以及温度T3低于T1至少30℃。
11、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征在于第一与第二传热装置的换热能力比在20/80和70/30之间。
12、用于一种含有2-10个碳原子的一种或多种链烯的气相聚合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流化床反应器(1)和配置在压缩机(7)的循环线路,借助于压缩机(7),离开反应器(1)顶端的包含一种或多种要聚合链烯的气态反应混合物返回该反应器的底部,特征在于循环线路栩有安装在流化床反应器(1)的顶端与压缩机(7)的吸入端之间的第一传热装置(6)和安装在压缩机(7)的排出端与反应器(1)底部之间的第二传热装置(8),导入易挥发液态烃的管路(5)开向第一传热装置(6)的进口(17)或者在上流并在第一传热装置(6)附近开向循环线路(9)。
13、权利要求12的设备,特征在于该设备用于一种或多种含有2-10个碳原子的链烯的气相聚合反应。
14、权利要求12的设备,特征在于该设备用于一种或多种含有2-8个碳原子的链烯的气相聚合反应。
15、权利要求12的设备,特征在于该设备含有通过液体管路(5)的进口馈入该液态烃的装置。
16、权利要求12的设备,特征在于该流化床反应器(1)安装在增稳室(3)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P化学有限公司,未经BP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48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