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愈气管炎口服液的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3673.3 | 申请日: | 198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07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江辉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愈 气管炎 口服液 配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口服中药剂的配制方法,具体是一种治疗肺热型气管炎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治疗肺热型气管炎病的中西药有痰咳净、平喘片。但以上这两种药物对有怕热、胸闷、面红咳嗽等症状现象,患者只能是缓解症状,达不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清热解毒、补脾益气、止咳化痰的治愈肺热型的气管炎口服液。
为实现上述目的,将贝母、瓜萎、知母、炒莱服子、炙冬花、木通、柴胡、半夏、党参、炙甘草、黄芩、云苓、藕、陈皮、桑白皮等中草药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后,混合煎煮,15分钟左右加入少许香油和醋即可。用此种配制方法煎煮的口服液是专治于肺热型气管炎患者的,其症状为怕热、胸闷面红、咳嗽、痰粘稠常为黄色、口苦尿少,大便秘结、舌边红、舌苔黄等。本方具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止咳化痰等功能。本配方中以知母苦寒、清热泻火,黄芩清热解毒,柴胡和解退热为主药。以清泻肺经热邪,贝母、瓜萎、桑白皮、炙冬花、炒莱服子、陈皮、半夏为清热化湿、理气宽胸、止咳化痰为辅药,云苓、木通为利水通淋助主辅药泻热为方中之佐药。党参补气生津、防止高热气阴两伤,炙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藕为清热除烦,香油为润肠通便,醋为健脾开胃,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润肺化痰之效。
本发明的配制方法按以下比例配制:贝母10g、瓜萎10g、知母12g、炒莱服子15g、炙冬花12g、木通9g、柴胡10g、半夏6g、党参15g、炙甘草12g、黄芩12g、云苓10g、藕60g、陈皮12g、桑白皮12g、香油和醋各为0.5g。配好后用慢火熬制,用本方服药5~6剂后,为使余邪尽除,治愈为目的,再加入金银花、连壳、白术与原药剂中的党参、云苓、炙甘草合成四君子汤,其配制比例为9~10g,起到健脾益胃、补母生子(补土生金)的作用,服用本药剂可治愈肺热型气管炎病,经临床几例试用,治愈率达到85%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是:
首先按以下比例配制而成:贝母10g、瓜萎10g、知母12g、炒莱服子15g、炙冬花12g、木通9g、柴胡10g、半夏6g、党参15g、炙甘草12g、黄芩12g、云苓10g、藕60g、陈皮12g、桑白皮12g、煎煮15分钟左右,加入少许香油和醋,一般各为0.5g,服药5~6剂后,加入金银花10g、连壳10g、白术9~10g与原药剂中的党参、云苓、炙甘草合成四君子汤,达到了余邪尽除、补土生金的作用,此治愈效果更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疗效快、治愈率高,为肺热型气管炎患者提供了一种理想口服液配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江辉,未经陈江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36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