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机采井环空泡沫段长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3449.8 | 申请日: | 198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61A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28 |
发明(设计)人: | 葛文;陈永生;李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石油管理局第五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米万泽,权世永 |
地址: | 163513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机采井环空 泡沫 长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机采井环形空间泡沫段长度方法,它属于液面法测算机采井(包括抽油机井和潜油电泵井)流动压力技术领域。
机采井油套环形空间动液面上部存在泡沫段,已被近几年各种环空测压方法所证实。但是,直到目前,没有一种方法能够确定这一泡沫段的具体长度。而它的存在却一直影响着液面法测算机采井流动压力的准确程度。进而,时常给机采井的生产分析、管理,及各种施工作业带来一些失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为准确获得机采井流动压力的一种确定机采井油套环形空间泡沫段长度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当接于井口套管闸门的微音器发出声波后,通过导线连接的双频道液面仪所记录反映的油套环形空间动液面波形若为“梯形”()时,在井口用一种加药装置向井内加入一定量的消泡剂,待一段时间后,便可测得动液面波形为“齿形”()的波形。
对于测得动液面波形为“梯形”()的井,准确量取其“梯形上底边”ab间距离l,并代入回归公式L=C1+C2l便可算出该井油套环形空间动液面上部泡沫段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一,是井口与测试仪器连接示意图;
图二,是常见四种“梯形”波ab间距离的确定方法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内容:
把一种微音器[3]接于井口采油树[1]一侧的套管闸门接头[2],并通过专用导线[4],把一种双频道液面仪[5]与微音器相连。仪器连接后,打开套管闸门[2],并使微音器[3]发出声波。随后不久,双频道液面仪[5]便记录显示出反映该井油套环形空间动液面深度及泡沫段长度的波形。当测得动液面波形为“齿形”()时,说明动液面上部无泡沫段;而当测得动液面波形为“梯形”()时,说明动液面上部存在泡沫段。对于动液面波形为“梯形”(,ab间距离为l)的井,用一种加药装置向井内加入一定量消泡剂,并随即不断测取数个动液面波形。此时可以发现,加入消泡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测取的动液面波形中反映泡沫段长度的“梯形”()“上底边”ab的距离l逐渐变小,直至经一段时间后,井内泡沫段全部消除,动液面波形变为“齿形”()波形为止。这样,量取上述“梯形”波形中不同ab间的距离l与根据其波形折算的泡沫段长度L的变化关系进行回归,即可得出公式L=C1+C2l。其中C1、C2为回归系数。在现场测算机采井流动压力过程中,只要从最先测得的动液面波形中量取“梯形”()ab间的距离l,代入回归公式便可求出所求泡沫段的准确长度。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首先,按照附图一正确地将仪器与井口连接好;其次,按照附图二准确地量取动液面波形即“梯形上底边”ab间的距离;再次,科学总结回归公式,并正确进行数字运算及算出排除泡沫段因素的“新”的动液面。用这个“新”的动液面深度折算机采井流动压力,便可实现本发明的最终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效果:根据在某油田10口井的现场测算表明,采用本发明测算出的流动压力,与向井中下压力计实测值比较,最大偏离值为0.33MPa,最小偏离值为0.02MPa,平均偏离值为0.13MPa。而采用常规液面法测算的流动压力与下压力计实测值比较,最大偏离值为1.76MPa,最小偏离值为0.26MPa,平均偏离值为0.98MPa。由此明显看出,采用本发明测算的流动压力,比采用常规液面法测算的流动压力平均可减小误差0.85MPa,提高测算精度37.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第五采油厂,未经大庆石油管理局第五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3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的苯基嘧啶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蒟蒻固体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