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锌法生产保险粉废液回收亚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2534.0 | 申请日: | 198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5B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陶文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老河口市石油化工总厂 |
主分类号: | C01D5/14 | 分类号: | C01D5/14;C01D3/04 |
代理公司: | 襄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景前,樊灵芬 |
地址: | 湖北省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保险粉 废液 回收 亚硫酸钠 氯化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粉法生产保险粉(低亚硫酸钠)所产生的废液中回收亚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
锌法生产保险粉的过程是:
(1)锌粉浆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低亚硫酸锌
(2)中和及复分解:用氢氧化钠中和低亚硫酸锌溶液,同时低亚硫酸锌转变成低亚硫酸钠。
(3)盐析:保险粉的水溶液用氯化钠进行盐析而得到保险粉。
用上述方法生产保险粉时,每生产一吨保险粉要产生9m3的废液(该废液呈碱性,以下称碱性废液),其中冷废液8m3,热废液1m3,冷废液的成份和含量为:NaCl20%,NaOH5%,Na2S2O42%,Na2SO32%,Na2S0.5%;热废液的成份和含量为:Na2S3-4%,其它成份和含量与冷废液基本相同。
在生产保险粉产生的废液中,由于其中的Na2S2O4在贮存过程中分解所至,所以废液中的NaOH和Na2S2O4含量明显下降,而Na2S的含量明显升高。这种含碱和大量还原性物质的废液排放后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且其中的有用物质未得到合理利用而白白浪费掉。
目前用锌法生产保险粉的厂家大多数是将废液排放掉,少数厂家对废液的处理方法是:将废液直接蒸发后回收NaCL,所产生的母液为低浓度NaOH溶液,返回生产中用于中和工序使用。这种方法的缺 点是:废液在进行蒸发处理前,需静置24小时以上,以便沉降其中的细晶体保险粉(Na2S2O4·2H2O)。在静置过程中有一定量的保险粉分解;而在高温蒸发过程中保险粉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硫化钠(3Na2S2O4+NaOH→5Na2SO3+Na2S+3H2O)废液中2%左右的保险粉完全分解需消耗2%左右的NaOH,从而使母液中NaOH的含量很低,又使氯化钠中含有大量的Na2SO3(在蒸发过程中Na2SO3先于NaCL析出)。这种含有大量Na2SO3的NaCL返回生产中使用会使废液中的Na2SO3含量更高,从而使保险粉收率更低,使废液中Na2SO3的含量升高。将此废液重新蒸发回收NaCL,结果NaCL中Na2SO3的含量会进一步升高,造成恶性循环,并且该方法氯化钠和亚硫酸钠的回收率很低,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同时第三次废液回收的NaCL,由于其中的Na2SO3含量太高,不能用于保险粉生产,因而废液只好排放,造成第二次污染(广东汕头保险粉厂、无锡大众化工厂等均采用此方法。从保险粉废液中回收亚硫酸钠和氯化钠的类似方法在国内外文献中未检索到相关报道)。
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将废液中的物质全部回收利用;不排放废液,没有二次污染;所回收的氯化钠中亚硫酸钠含量很低,可直接返回盐析工序中使用,不影响保险粉的收率和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老河口市石油化工总厂,未经老河口市石油化工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2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焦炉煤气两段间接初步冷却工艺
- 下一篇:合成大尺寸金刚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