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9102288.0 | 申请日: | 1989-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70B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池岛知美;岩田茂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6B1/36 | 分类号: | B66B1/36;B66B1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以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控制装置,特别涉及决定电梯间可停靠层的装置。
图6是日本特开昭57-27877号公报所述的电梯间呼叫选择装置为了响应电梯的呼叫检测而决定电梯间可停靠层(预停层)的方法的说明图。在先有的技术中,是根据将各层间距离编码后的层间代码和电梯间内的检测开关(限制开关)与升降通路内设置的各层的对应凸轮嵌合时输出的层检测信号来决确预停层的。
也就是说,按照先有技术的装置,是在刚启动之后和启动后过了一段时间这两个时刻来决定预停层的。前者利用层间代码,按照下面要叙述的方法判断是否可全速运转,如果可以全速运转,就在刚启动之后(1秒钟之后)将下一个预停层作为可全速运转层;后者则利用电梯间通过升降通路内各层设置的凸轮的信息,来改变预停层。
下面,说明如何判断能否全速运转。
在设计电梯时,从希望电梯间的运行速度具有与运行距离相适应的速度的观点出发,通常,当运行距离不满足与额定速度相称的可全速运行的距离时,便使之以低于额定速度的速度(以后称为部分速度)运行。
因此,为了决定是采取全速运行还是采取部分速运行的运转模式,先把将层间距离编码后的层间代码存入读出专用存储器(ROM),然后检测电梯间从哪一层启动,预定在哪一层停,利用层间代码来判断能否全速运行。
就层间代码的确定方法来说,例如,对于额定速度为105m/min的电梯,设其可全速运行的距离为6000mm,则可按如下方式决定层间代码。即
层间距离不满3000mm时,“00”
层间距离大于3000mm、小于6000mm时,“01”代码→距离
层间距离大于6000mm时,“02”
按照由上述方法决定的层间代码,全速运行的运转模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按1层运转且层间代码为“02”时,
按2层运转且层间代码之和大于“02”时,
按3层以上运转时(与层间代码无关)。
除上述条件之外,都是以部分速度运行。
由于先有技术的电梯装置是按上述方式构成的,所以有以下问题:
1)由于是利用层间代码来选择运转模式的,所以未必能说是最合适的模式选择。对于额定速度为105米/分的电梯,现在考虑在层间距离1~2层为3500mm、2~3层为2700mm的大楼里从1层向3层运行的情况。这时,从1层到3层的距离为6200mm,大于可全速运行的距离。但是,由于层间代码分别为“01”和“00”,所以,不满足按2层运转时层间代码之和大于“02”的条件。因此,尽管可以全速运行,但只能以部分速度运行,运转效率不高。
2)关于各层代码的ROM写入,楼层数和层间距离随大楼而不同,所以作为ROM的内容的各层间代码自然也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电梯安装施工时,必须针对各个不同的大楼制作内容各异的ROM,既费事又不易变换。
3)另外,设置在升降通路内的各楼层的凸轮,只有在进行预停层运算时才是必要的,不能作为其它目的使用,不但经济效益差,而且凸轮的设置也很麻烦。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进行可停层运算的电梯控制装置,它的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对各种运行距离提供最佳的运转模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梯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框图。
图2是为了说明本实施例动作而表示的电梯间位置、可停靠位置、以及可停靠层之间的关系图;图3是表示可停靠位置运算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说明本实施例的整体动作的流程图;图5是说明可停靠层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先有装置中电梯间位置与可停靠层之间的关系图。
图1中,1是时间对应距离增量运算器,它根据电梯间的运行状态(加速运行或匀速运行)计算时间对应距离增量△A;2是可停靠位置运算器,每隔一定时间(每隔一个运算周期)将时间对应距离增量△A与预停位置ADV相加,计算与时间对应的电梯间可停靠位置;3是检测板通过检测器,当电梯间通过沿升降通路设置的与楼层对应的检测板时,它输出检测板通过信息;4是随机存取存储器(以下简称RAM),它根据检测板通过信息从存储器中读取检测板位置信息;5是可停靠位置校正器,它根据检测板位置信息,将上述与时间对应的可停靠位置校正为实际的可停靠位置;6是可停靠层运算器,它根据实际的可停靠位置和上述检测板位置信息,计算电梯间的可停靠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2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基还原性气氛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油压升降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