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配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101673.2 | 申请日: | 198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95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卿;郭建明;侯振业;房世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山矿务局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F15/04 | 分类号: | B01F15/04;B01F3/02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乐中 |
地址: |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装置 | ||
本发明属气体混合配制技术,适用于动态直接混合,尤其在有易燃易爆的使用场合。
公知动态配气是常用混合方式,大多经过不同的混合部件即可满足使用要求,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但其混合强度一般较低,混合质量较差。
可燃易爆混合气的配气工艺,国际上已有配制二级标准气的方法,如沈阳光学电子仪器厂产的JYZ-1型精密气样压力配气装置即采用此工艺方法。它是利用单个组分的纯净气体在惰性气氛中混合后,再逐项配入所要求的组分。这种方法可以避开可燃易爆气体有爆炸危险的混合配比区,实现所要求配比的混合;但制造和使用各单个组份、创造惰性气氛都需要专用设备与特殊条件,操作比较复杂、成本高、又难于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为使远离配制点的用户用气,气体产品需用高压瓶装,亦增加制造使用和运输上的困难,带来投资、运输和安全的多种考虑,配制和使用状态的差异也会给使用带来影响。
目前,标准气体的配制多由气样的压力配气装置完成,这种设备可以满足不同配比气样的要求,达到规定的精度,并按不同容量加压分装,提供气样使用点使用。但由于其工作程序较多,设备构成复杂,工作条件严格,对工作环境有特殊要求,为安全及正常工作的需要,常需置于独立建筑中工作,其设备和工艺均较复杂;高压气样的转移又需专门的运输条件,而且对配制过程和使用状态的差异,气样的生产和使用部门还需予以必要的注意。以上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设备的成本,提高了对制造和使用部门的要求,限制了该设备的使用和推广。
动态配气能降低易爆可燃气体在危险配比区域的危险程度,或可较迅速地越过危险区,但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为实现精确配气,往往需要复杂的检测和控制手段,使人望而却步。至今未见成功地将动态配气用于标准混合易爆气体配制的报导。
标准组份的混合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及仪表校验等场合,使用范围很广,因此如何简化配制方法流程、装置,保证生产安全、指标精确一直是所属领域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4781467号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液体混合发泡剂发生设备,可经文氏管使不同液体混合得到符合要求的发泡剂产品,但其混合流程较为复杂,有两个文氏管,两级配制,复式并联,流程的细颈在后,混合能力较弱,工作物质仅限液体,难于在配气中适用,更不能用于易爆气体配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用于动态配气的高效装置。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动态配气装置包括喷嘴、与喷嘴相联的混合室、混合组分供给源,联接上述部件的管路,管路中联有用于测量流体流动参数的部件,调节管路中流体流动参数的部件,及各部联接固定部件。其中本装置有一个喷嘴,在喷嘴混合作用区内还设有与之配合的异径混合管。这样,喷嘴是公知的气体混合作用部件之一,异径混合管亦为创造气体混合条件的部件,将两个混合区相叠加,必将提高混合能力,增加混合效果,使本发明目的得以实现。
本发明装置由喷嘴与异径混合管组成的混合室,采取产率相对最小容积原则确定。这样,由于异径混合管配气室本身有较强的混合功能,动态配气保证各组分即时混合,因此只要强化异径混合管的配气功能,限制瞬时参与混合组分流量并及时反馈调节,配制过程即会很快通过有可能爆炸的危险配比区,配制出符合要求的混合气来。
本发明装置在邻近配气混合室前各组分通道中,和在配气混合室后与检测部件前的通道中,设有联于其中的稳压稳流部件,其中后者含其前后联接管路或部件,亦以产率相对最小容积原则确定。这样系统的工作稳定性提高,测量部件的显示值更接近实际。
本发明的配气混合部件前可采取相对指标计量显示部件,利用所显示相对指标,如相对流量比,可以更直接地反映调节指标和最终产品质量指标间的对应关系,减少系统在共同条件下所形成误差对调节和反馈的影响。
本发明装置为弱化各单因素系统的误差影响,建立相关综合指标测定指示乃至比较体系,如各组分间流量指标的比例计量,根据综合指标与产品规定指标的对应关系,决定调节控制措施,更直接地控制输出指标的精度。
本发明设备还设有与通往混合气配比测定仪表通路相并联的输出通路。这样测量标定部件不仅可以提出配气部件工作的瞬时指标,经比较得出的偏差作为反馈指标的依据,而且测量指标亦可作为另一并联支路工作指标的同步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山矿务局科学研究所,未经西山矿务局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1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洋虫的饲养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玻璃熔窑用预应力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