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话除臭灭菌膜无效
| 申请号: | 89101320.2 | 申请日: | 1989-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98A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何复光;何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复光;何彬 |
| 主分类号: | A01N25/34 | 分类号: | A01N25/34;A61L2/16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本谦 |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 除臭 灭菌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菌膜,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话的除臭灭菌膜。
众所周知,电话自诞生以来便以其通讯快、价格便宜和使用方便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已成为当今信息社会广泛使用的通讯工具。然而,随着电话的普及又给社会带来这样的问题:由于电话是众人皆可使用之物,尤其是话筒,使用时正对每个人的口,最容易受到病毒菌的污染,使电话变为传播病原体的媒介。近年来,医学界人士已证实,在话筒上普遍存在着乙型肝炎病毒、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病菌,数量之多达2.8×106/ml以上,因此预防电话的病毒、菌传播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常采用酒精擦拭、喷灭菌剂或使用紫外线杀菌的办法来解决,但是这些办法却存在杀菌效果和直观感差,难以判别是否已消毒的缺点。中国专利(CN87100983)采用喷涂由成二醛等组成的灭菌除臭液来灭菌除臭,其不足之处是成二醛有毒性。美国专利(US3589106)使用的是一种帽式过滤器来灭菌,其特征是在过滤器内装有一块涂有杀藻胺和浸过香水的滤片,并在滤片上贴上一层矽酮膜以延长其使用寿命。该方法的缺点是制造成本高,使用与携带都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附于话筒上、杀菌留香时间较长的除臭灭菌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制备除臭灭菌液。采用无毒性、对人体无害的过氧戊二酸和戊二酸作灭菌剂,并加入乙醇、香料、防腐剂和粘结剂等制成,其成份范围是:
浓度为1~7%(重量)过氧戊二酸乙醇溶液20~40%(重量)
浓度为1~7%(重量)戊二酸乙醇溶液20~40%(重量)
香料1~3%(重量)
防腐剂1~5%(重量)
聚乙烯醇5~10%(重量)
蒸馏水20~50%
各组份总和为100%
先将过氧戊二酸和戊二酸分别溶于乙醇中配制成含过氧成二酸1~7%的过氧戊二酸乙醇溶液和含戊二酸1~7%的戊二酸乙醇溶液,混和后加入香料,再将聚乙烯醇加入蒸馏水中,并加入防腐剂,为了便于聚乙烯醇溶于蒸馏水中,最好将其加热至70~90℃使之全部溶解,最后将上述溶液混合便可制成除臭灭菌液。过氧戊二酸和戊二酸的加入量以上述范围为合适,过少不起灭菌作用,过多又造成浪费。所用的香料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采用百花香、玫瑰香或茉莉香等均可。防腐剂最好选用苯甲酸和百里酚。
2.除臭灭菌膜的制造工艺
将上述除臭灭菌液均匀涂敷在一片细孔材料上制成带基材的除臭灭菌膜,亦可用现有的制膜法,如将除臭灭菌液以一定的速度平绕到一个以一定速度转动的圆筒上或不锈钢覆带上,或者将除臭灭菌液平铺在玻璃板上,用一块刮板将其刮平直接制成不含基材的除臭灭菌膜,然后经50~90℃温度烘干便可使用。使用时将其裁成一定形状,并在其一面涂上胶水贴在话筒上便可。为了便于除臭灭菌膜的更换,最好在其一面涂上不干胶。细孔材料可选用化纤布、棉布或金属网等制成。
本产品可根据话筒的形状裁剪成小片出售。使用时只将除臭灭菌膜贴在话筒上,一个月更换一次即可达到长期除臭灭菌的目的。本发明的用途并不限于话筒,它还可以用于播音器、口罩、空气过滤器的进排汽口上以提供灭菌除臭效果。
由于本发明采用过氧戊二酸和戊二酸作灭菌剂有较强的杀菌能力,杀菌面广,而且无毒不伤害人体,使用安全可靠。经医疗检测部门试验结果证实,其灭菌率达99%以上,杀菌作用可达一个月的时间。此外,由于本发明是以一片薄膜的形式贴在话筒上,还具有不损害话筒、容易更换、直观感强及使用与携带都十分方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复光;何彬,未经何复光;何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1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装饰壁挂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新型化学耗氧量测定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