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表面具有导线迹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9100454.8 | 申请日: | 1989-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97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斯·阿德里安纳斯·玛丽亚·达尔特斯;阿历山大·吉斯伯特斯·马赛厄斯·扬卡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利浦光灯制造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90 | 分类号: | H01L21/90;H01L21/285;H01L21/6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铁良,吴秉芬 |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表面 具有 导线 半导体器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这种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片具有由半导体区与其周围的氧化区构成的表面,在此表面上制备一层金属层,以这层金属形成导线迹,先在导线迹上制备一个防氧化材料的顶层,然后在该表面的半导体部分和所述顶层上淀积一层氧化硅绝缘层,该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线迹上的防氧化顶层为非晶硅的顶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线迹的非晶硅顶顶层厚度为3毫微米-50毫微米。
3、按照以上任何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线迹的制备是通过先在表面层上的金属层上淀积一层防氧化材料的顶层,然后将并列的两层蚀刻成与导线迹相同的图形。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把防氧化材料层蚀刻成所说的图形,随后利用对防氧化材料层中图形实行掩蔽的同时把底下的金属层蚀刻成相同的图形。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线迹以添加氮的钨钛混合物层制成。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10-30%的氮(原子比)添加到含钨和钛的混合物中,其中钨钛之比为1∶4。
7、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生成导线迹的金属层之前,至少要把金属硅化物顶层局部地制备在半导体区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热处理的方法,在含氮气氛中,加热到600-700℃之间,保持5-20秒钟,来制备金属硅化物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利浦光灯制造公司,未经菲利浦光灯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04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碳弧气刨机
- 下一篇:旋转波形运动式空气压缩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