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变传动比差速器无效
| 申请号: | 89100102.6 | 申请日: | 1989-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60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椿;吴序堂;彭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1/45 | 分类号: | F16H1/45;F16H55/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和平 |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传动比 差速器 | ||
1、一种高性能变传动比差速器,它由驱动轮(1)、传动轴(2)、差速器(3)、半轴齿轮(4)、行星齿轮(5)组成,其特征在于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分度锥(6)以上部分齿廓(7)为其配偶齿轮分度锥以下部分齿廓(8)按 (dΦ(1))/(dΦ(2)) = (Z2)/(Z1) [1-Cratsin(Z2Φ(2))+C(1-rat)sin(3Z2Φ(2))]给出的运动规律得到的共轭齿面,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分度锥以下部分齿面形状分别为锥顶位于分度锥顶点(9)的两个相切的圆锥的一部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传动比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半轴齿轮分锥以下部分齿面的锥顶半角Γ(1)和行星齿轮分锥以下部分齿面的锥顶半角Γ(2)服从Γ(1)=tg-11/(kp-ctgr(2)) 关系,kp表示分度锥处的诱导法曲率,Γ(2)的最佳取值范围可为30°~60°。
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传动比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半轴齿轮在分度锥处的弧齿厚由fp(1)= (3π-2c(4rat-1))/(3Z1) Locosθo(2)确定,行星齿轮在分度锥处的弧齿厚由fp(2)= (πL3)/(Z2) 确定,并且不允许减薄。
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传动比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公式中c的最佳取值范围可为0.12~0.20、rat的最佳取值范围可为0.90~1。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传动比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公式中c的最佳取值范围可为0.12~0.20、rat的最佳取值范围可为0.9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01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蝎精营养口服液生产工艺
- 下一篇:烯烃的催化醛化方法





